[新华网]辽宁:为“看病难”注入一剂“活血药”

17.12.2015  13:45

为“看病难”注入一剂“活血药”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同城托管、区域托管纪实

“看病贵、看病难”既是百姓的呼声,又是辽宁医改的重头戏。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辽宁在不断探索中开展医院集团化改革,政府搭台、医院唱戏,其实质是合理调配管理和技术资源,让合作各方共赢,达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让患者在集团各医院得到同质的医疗服务。

在医院集团化的探索之路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为深耕辽沈,辐射东北,闻名全国的三甲特大型医院,依托它雄厚的实力,担当起了一家公立大型医院在医改中的责任,在探索区域托管、同城托管的路上,托举起原本实力薄弱的基层医院,让大医院的医疗资源福泽更多的百姓。

同城托管  大医院基层医院双向转诊模板

看病难、看病贵”是百姓最头疼也是最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是医改的重中之重。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强调,“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这是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的医改要求后,中央再次对推动分级诊疗作出部署。

从实践看,分级诊疗无疑是解决大医院患者扎堆这一“看病难”问题的良方,但许多患者对于“基层首诊”的排斥心理仍未消除,仍然担忧看病真的会更便宜吗?病情会不会被耽误?分级诊疗要真正“破冰”,推动解决“看病难”问题,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各级医疗机构的资源不均衡。中国医大一院作为区域医疗核心,不计得失,勇于承担起大医院在分级诊疗中的龙头作用,从基层医院寻找突破口,建立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畅通通道,同时,帮助基层医院解决人才、设备等关键问题,不仅救活了基层医院,更造福一方百姓,成为医改分级诊疗制度的现实模板。

历史沉积  缺乏管理+人才匮乏+技术落后

2013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大东区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东区人民医院被医大一院正式托管,更为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东医院”,成为省内第一个实施同城托管模式医联体改革举措的医院,开创了省内纵向医疗资源整合的运作模式。同年10月份,医大一院派驻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使医大一院先进的管理、人才、资源、技术和信息等方面向下沉淀,对大东医院进行了科学化、信息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完善医院的基础建设,推动医院正规发展。仅仅用了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使大东医院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东医院前身为沈阳市大东区人民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由于历史原因,城区医院在激烈的医疗竞争中处于劣势,医院管理落后、人才匮乏、技术水平不高、医疗设备落后等,医疗技术水平不能够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医院发展举步维艰。

规范管理  纠正违规行为  优化医疗流程

托管后,大东医院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规范医院管理,优化医疗流程,科学调整门诊及临检辅助科室的布局,使患者就诊更便捷。增加门诊诊桌开放率,增加出诊医生,安排7名主任医师定期出专家门诊,缩短患者等待时间,增强技术力量。调整病房结构,增加床位利用率,合理利用资源。

重视人才  “送出去”“请回来”公开竞聘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内核。在人才培养上,实施“送出去”、“请回来”、公开竞聘优秀管理人才的方式,进行医院的软实力发展。

目前,大东医院已经持续开展21次面对面授课和46次远程培训,每年约有5000余人次的技术人员接受了来自医大一院的高规格的专业培训;医大一院还无偿接受来自大东医院选派出的30余名青年骨干的进修学习,促使大东医院的整体诊疗和救治能力在短期内得以大幅提升。

此外,大东医院还把老专家“请回来”。医院制定《返聘人员管理办法》,规定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予以返聘,同时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提高职工福利待遇,提升职工幸福指数,并通过全院公开竞聘产生中层干部,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医院建设  更新设备  培育项目

仪器设备的缺失和落后是大东医院发展的短板。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大东医院一方面引进医大一院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软件,一方面购入CT、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血液透析机、彩色超声诊断仪、重症监护设备、层流手术室、康复设备、空气消毒设备等先进医疗硬件设备,同时,医大一院又无偿为大东医院调拨了价值近700万元的先进检查设备。

同时。在医大一院各临床科室的大力扶持下,大东医院相继引进了风湿免疫、疾病康复、血液净化和疼痛等在市内五区区属医疗机构中尚属独有的专业诊疗项目,新增添例如甲功五项、肿瘤系列、甲状旁腺激素测定、贫血三项及总IGE测定等检验项目,以及肺功能、胃镜、血管彩超等检查项目,填补了大东医院的多项技术空白。

打翻身仗  患者增加  造福百姓

托管以来,医大一院派出循环、消化、风湿免疫、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消化科、疼痛科等科系专家355人次来大东医院出诊,经门诊接诊各类患者达1531人次,到病区查房、会诊达1532人次,使区域内百姓在家门口就得到国内顶级的医疗服务,在区级医院就得到医大一院专家教授的诊断、治疗方案个性化制定,真正与医大一院先进的诊疗技术接轨。专家团队和诊疗技术上的保障,带动提升了大东医院的社会知名度。

2014年,大东医院门诊患者达到近8万人次,较2013同期增长13.6%;而2015年1-8月份,门诊人数达到68347人次,与2014年比较同比增长37.60%。今年1-8月份出院人数2970人次,较2014年同比增长20.98%。病房利用率由原先的60.94%上升至现在的69.87%。在医大一院的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帮助下,大东医院呈现良好运营势态,极大振奋和鼓舞了全院职工的士气,也为大东区百姓健康真正谋得了福利。

双向转诊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自托管以来,医大一院除了技术、设备上的大力支持,与大东医院间的业务合作也在不断延伸,及时为大东医院建立了转诊“绿色通道”,从2014年10月份起,由大东医院转往医大一院的重症患者有112人,由医大一院仅转回十余名患者。由于原有的医保政策制约了上级医院向下级医院转诊的实施,加重了大医院“人满为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因此,医大一院尚红院长积极倡导进行两院间“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工作,同时该项工作也得到了省市区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注,4月末由医大一院提出的两院间实现“双向转诊”试点工作的申请获批,即时原有的制约分级诊疗的“瓶颈”被打破。

按照“双向转诊”的要求,医大一院下转到大东医院的住院患者,一是将在职工医保基金现有人均结算定额基础上增加1000元,二是大东医院将不再另收取起付金,个人自付比例按照大东医院的住院标准仅为7%,而医大一院自付比例为14%,即为患者节省了住院费用,又使更多的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专家的优质服务。医保政策给予“双向转诊”的支持,在辽宁省、在沈阳市尚属首例。有了政策的支持,“双向转诊”的医疗模式向实行分级诊疗的改革方向迈出一大步。

按照“双向转诊”的设计,将形成“医大一院←→大东医院←→小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级诊疗模式,使急慢病症分开,轻重病症分治,凭借医大一院雄厚的技术力量带动基层医院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发展,以达到和实现两个回归:一是提高基层医院的技术水平,让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回归一、二级基层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是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利用率,让三级医院回归疑难重症患者的救治、专业队伍的教学培训和学术科研的进步上,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中国医大一院分级诊疗的“试水”是成功的。6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王陇德一行到中国医大一院大东医院,就基本医疗卫生法和中医药立法,特别是医改工作开展实地调研,并充分肯定了大东区公立医院改革。

不久前,贺旻副省长对中国医大一院大东医院积极探索分级诊疗试点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她指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设备、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全力支持基层医院发展,这种经验值得借鉴。

区域托管  托举异地医院  惠及一方百姓

同城托管不仅让一家基层医院焕发了新的生机,更让老百姓不出家门口就享受到了大医院带来的周到服务。不仅在沈阳,中国医大一院把大医院的责任与担当,通过远程会诊、区域托管等方式辐射到了全辽宁,甚至东三省。

2010年末,在全国推行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形势下,辽宁省人民政府动议成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疗集团。时值鞍山市成为全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城市,省政府授命该院托管原鞍山市铁西医院。2011年1月17日,医大一院与原铁西医院组建医疗集团,该院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下称鞍山医院)。至此,拉开了中国医科大学植根鞍山、辐射辽南的新篇,并由此在省内乃至东北首辟了大型医疗中心异地托管地市级三级医院的探索之路。

管理+专家  两组团队成为“发动机

鞍山医院成立伊始,中国医科大学党委委派了辛世杰、孙英贤、屠冠军、滕伟禹、臧培卓等五名专家出任鞍山医院院长、副院长,与原鞍山市铁西医院院领导组建新一届领导班子,使鞍山医院得以迅速融入集团管理。阵容之强、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在历次协作,乃至集团建设之中绝无仅有。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原鞍山医院院长辛世杰介绍,和其他协作医院在楼前悬挂一块牌子不同,托管后,鞍山医院的名称是横着矗立在医院的楼顶,人们远远就能看到这行醒目的大字。“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为中国医大一院这块招牌的荣誉而战,要尽全力把鞍山医院带起来。

出诊+派遣  多种方式“托举”医院实力

中国医大一院托管鞍山医院四年多来,完善了医大一院专家到鞍山医院出诊、手术及会诊的方案和流程,确定了常规出诊、常规会诊及临时请会诊的学科及专家范围。2011年3月份至今,中国医大一院共94位专家前往鞍山医院出诊、会诊、手术,诊治患者逾25000人次,完成手术1520台次,开展各类查房、讲课360余次,多次开展联合会诊、抢救。在鞍钢2.20喷爆事故伤员抢救中,中国医大一院烧伤、麻醉、感染、重症医学等十余位专家协助鞍山医院圆满完成了抢救任务。

在此期间,鞍山医院认真落实“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的各项要求,2011年以来共派遣45名高级职称医生支援台安县恩良医院和黄沙卫生院。门诊诊疗13510人次,手术176例,组织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会诊68次,开展专题讲座15次,培训人员280余人。使得医大一院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辐射得到充分延伸。

学科+人才  培养医院未来后劲

托管之初,中国医科大学党委着眼鞍山医院现状及未来,为鞍山医院确立了“十、百、千”的奋斗目标,明确要求该院要在“近年内打造10个在鞍山及周边地区排名第一的学科专业,培养和造就100名在本地区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骨干,达到开放1000床位以上规模”。

面对接管之初学科发展不健全的情况,鞍山医院依托医大一院强大的后盾,相继成立了血管外科、血液/肿瘤科、介入科等11个科室,划分了妇产科、麻醉科,整合了儿科,改善了泌尿内科,市级知名学科及以上学科专业达到9个。托管后两年内,开放床位数量由最初的650张,提高到850张,容留患者住院最高达到1080人。引进博士生1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5名,并开办了医大校外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职工队伍学历构成极大改善,人才队伍不断充实。鞍山医院不断改善硬件条件,先后购置核磁共振成像系统、64排螺旋CT、多功能彩超等设备,2014年底医院固定资产比2011年3月新增5788万元。

发展+增效  打造医疗异地共享范本

从完善学科建设到扩大住院面积,从专家“输血”到引进人才,“原来总体水平和县医院差不多”的鞍山医院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年底,鞍山医院即扭亏为盈,更在2014年末取得门诊量增长57.7%,出院人数增长44.7%,手术例数增长39.4%,跃居全市首位。与此同时,经大学反复与鞍山市政府磋商,最终促成了政府投资在医院原址建设综合住院大楼的项目,为鞍山医院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年多来,鞍山医院向中国医大一院转诊危重患者731人,不仅实现了让鞍山人民“足不出市”享受医大专家高水平医疗服务的改革初衷,而且畅通了危重患者转诊的绿色通道。

辛世杰说:“知名专家的到来使鞍山医院患者群体逐渐增大,同时,集团内部转诊机制日益完善,鞍山医院绝大多数重症患者都被转往医大一院。”大医院品牌效应的成功放大,使受援医院的美誉度大幅提升,老百姓的就医选择随之改变。医大一院鞍山医院为辽宁省优质医疗资源异地共享创造了一个范本。这样的先行者,给辽宁在全省开展医院集团化改革带来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