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更要有"辽宁自信"———写在省两会召开之际

26.01.2015  21:26

(一)

  一年一度的全省两会今天拉开帷幕。作为辽宁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今年省两会的重要任务,是研究在新常态下,如何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积极谋划好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这将是一个提振信心、凝聚力量、砥砺奋进的重要契机。

  一张好的蓝图要由我们自己绘就。认识新常态需要认清挑战把握机遇。新常态下,传统产业的盈利能力在萎缩,新的增长点还处于培育成长之中。顺利度过这一提质换挡期,坚定信心至关重要。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有“辽宁自信”,拿出新思路、新状态、新作为,迎接新挑战和新机遇。新常态下前行,好比在大海中航行,各种各样的困难难以预测。当前,全国经济发展“三期叠加”,而我省作为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比重较大,在要素供给和资源环境约束方面的压力更加突出,经济发展速度自然要在一定时期内放缓。这些,顺风搭车时不太明显,而爬坡过坎时则重如千钧。新常态下前行,信心比黄金更宝贵。十年振兴的成果,就是我们的信心之源。全省经济总量已经由2003年的6000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7万亿元,十年时间增长了3.5倍,人均GDP也已超过1万美元。重点领域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经济社会发展后劲显著增强,社会民生大幅改善……辽宁经济更有韧性,我们也更有能力抢抓机遇、抵挡风险。

  我们最大的信心,来自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战略的实施,这也是新常态下,辽宁最独特、最直接的重要战略机遇。同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些重大国家战略也将在我省相互叠加影响。只要我们紧紧抓住、主动对接这些重大机遇,辽宁就能成为资源流向的聚集区域、互联互通的枢纽区域、开发开放的热点区域,其自身发展潜力和优势也就可以充分释放出来。

  我们的信心,来自老工业基地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十年振兴取得的巨大成果,不仅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扎实的物质基础,也积累了宝贵经验,从而为我们转方式、调结构、促振兴提供了充足的回旋余地和巨大的潜力。

  我们的信心,更来自4300万辽宁人民。经济增长降速、民生改善提速,这一降一提的鲜明对比,成为2014年辽宁的动人一景。越是困难,就越要投入民生,让老百姓有稳定的就业,有可靠的收入,有日益完善的社会保障,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辽宁就有了底气,不为任何困难所惧,一路坚定前行。

  (二)

  如何主动适应新常态?简而言之,政府要改革,企业须创新。改革与创新,好比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在传统增长引擎逐渐乏力之际,成为辽宁最可倚重的新动力。

  以改革先手棋简政放权为例,去年以来,省政府相继取消和下放了859项省级行政职权,向社会公开了省政府部门496项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启动了全省网上审批平台建设。在“深改元年”的2014年,我省工商登记便利化和“营改增”改革已初见成效,这也是经济增长“减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的根本原因。

  对于2015年的改革攻坚,我们满怀期待。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全面深化改革的条件更加成熟。倘若能摆脱思想束缚,克服既得利益阻碍,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将显著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社会公平。

  企业须创新。创新是新常态下最根本的驱动力,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引领新常态,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加快构建具有辽宁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实践终将证明,真正管用的创新,不是“”出来的,不是一厢情愿扶持出来的,也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出来的。

  (三)

  引领新常态,落到实处还在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果说,以往的竞争集中在增速的高低,那么,新常态下的竞争则聚焦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快慢、找出“新点”的快慢。

  在此大背景下,新常态下的“稳中求进”,别有一番深意。关于“”,省主要领导已经多次强调,新常态下的发展,不是“低发展”甚至“不发展”,而是保持在合理区间,量力而行。发展仍是硬道理;关于“”,内容更为多元,意义更为深远,调低速度预期,为转方式调结构放手一搏,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和余地。

  培育新的增长点,要在转方式调结构上见真章。转方式调结构,是辽宁振兴的核心任务,也是新常态下辽宁必须迈过的一道坎。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退并举,再造竞争新优势,闯出一条转型升级新路。

  培育新的增长点,需喜见“老树发新芽”,在传统产业上培育新的增长点。引导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形成核心创新能力,依靠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依靠服务创建新型营销模式,做大做强数控机床、发电和输变电装备、石化和冶金装备等传统产业。

  培育新的增长点,还要善于“无中生有”,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潜在需求激发出来、把新的企业催生出来、把新的业态发展起来,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

  (四)

  新常态,考验我们的是敢不敢正视“最坏处”、会不会解决“最难处”、能不能争取“最好处”。如果还用老眼光看待新变化,用旧套路处理新问题,就会迷失在新常态里。

  譬如,以往一旦经济增速放缓,很多人心里就寄希望于实施刺激政策,结果保护了落后产能,延误了改革创新。现在,一些人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骨子里依然是铺摊子、上项目,究其原因,还是过分相信和依赖行政力量。

  视野决定观念,领导干部的视野有多宽,站位就有多高,谋事就有多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宣布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欧洲兴起工业4.0浪潮……这些,对于辽宁今后选择投资方向和产业发展带来什么影响?作为领导干部,回答好这些问题,就必须总揽大局,把握大势,真正做到与国家战略部署步调一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有办法、有主意、有对策,就得努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要加强调查研究,做到耳聪目明、心中有数、决策科学。要下大气力加强学习,完善知识结构,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努力成为推动经济工作的行家里手,与新常态同频共振。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新常态蕴含机遇与挑战,更是新舞台、新战场。让我们拿出更多新状态,披荆斩棘,趟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书写出辽宁走向全面振兴的崭新诗篇。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