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动刺激旅游消费 期待升级的税收优惠政策更给力

26.03.2015  12:34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让亿万群众的消费潜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2014年10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指出消费是经济增长重要引擎,是中国发展巨大潜力所在,并对旅游消费提出“升级旅游休闲消费,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实施乡村旅游富民等工程,建设自驾车、房车营地”。
  旅游消费最可能成为消费扩大和升级的最强引擎
  旅游产业发展已经纳入国家战略层面。一系列关于旅游产业的改革原则和措施为旅游环境的积极改善、旅游投资的扩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供给和旅游消费意识改变等提供了良好条件。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当年底批准了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2014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产业结构调整为旅游消费扩大提供条件。从中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和工业化基本完成后产业结构的一般演变规律来看,中国经济发展强烈需要新的推动力。从中国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等来看,发展旅游业完全契合这种要求和趋势。随着中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旅游消费需求必然越来越强烈。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到本世纪前10年,汽车、住房作为主要消费,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强消费动力。近几年开始呈现的爆炸式消费是旅游、互联网和环保休闲健身类消费。
  旅游消费适合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突破口。旅游消费本身的特性,使之比其他新兴的消费具有更大弹性和更长、更完整的消费链,因而更具备新引擎、强引擎的潜力。旅游消费具有较强的惯性,且具有不断重复和不断自动提升的特性。旅游服务输入、输出所受贸易壁垒因素较少,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消费的壮大,对优化需求结构和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均具有重要意义。旅游业属于清洁、环保和低耗的高端朝阳产业,旅游消费扩大对优化国民经济产业布局具有现实意义。旅游消费及旅游业在弥合城乡差距、平衡地域经济发展方面具有独到作用,也是扩大就业、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旅游消费能够帮助国民恢复体力和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认知能力,这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紧密契合。
  旅游消费特区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建立的经济特区主要是投资特区,意在吸引投资;而今像海南国际旅游岛则重在吸引消费,笔者认为可称之为旅游消费特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支持内陆城市增开国际客货运航线,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这说明旅游消费特区建设可能会不断推进,相应的对旅游消费的刺激作用将更强烈、更有效。
  中国尚未形成独立和体系化旅游税制
  制约旅游消费的主要因素有居民的收入水平、闲暇时间及旅游消费产品的吸引力等。尽管中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由于养老、住房、医疗和教育等方面的刚性支出的存在,尤其对这些支出预期的存在,使部分居民,尤其广大农村居民因收入水平不足而不能消费,部分居民即使暂时有消费能力也不敢消费。由于带薪休假制度还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以及每年假期过于集中导致出行难,旅游产品吸引力还不够、旅游环境还有待完善等,旅游体验较差,居民不愿消费。
  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工具之一的税收,对促进旅游业发展以及旅游消费的扩大和升级具有重要影响。税收制度安排与政策设计的优化,是促进旅游生产力发展、提升旅游产业内涵质量和优化旅游发展环境的重要途径。
  严格来讲,当前中国还没有在全国层面形成独立的和体系化的旅游税制,从税收政策运行环境优化来看,决策层面需要就通过税收手段促进旅游业发展和刺激旅游消费这一重大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财政税收部门与其他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增强政策的衔接和协调性,以此优化促进旅游业发展和旅游消费升级的税收政策运行环境。
  当前旅游相关税收制度与政策上存在的不足主要是,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投融资等方面缺乏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旅游业的税收负担还有下调的潜力。税收政策对旅游新业态、旅游消费新模式缺乏应有支持,对旅游消费特区类旅游主体功能区和综合改革试验区缺乏相应的配套税收政策支持体系,没有直接的鼓励旅游消费税收措施,对推动带薪休假、鼓励旅游新产品供给如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等还没有相关政策。
  刺激旅游消费快速扩大和升级的税收政策建议
  通过税收政策促进旅游业本身发展。应通过不同形式的税收支出,对旅游投资加以刺激,对市场失灵加以调节:一是对旅游投资实行优惠政策,如对购买旅游企业发行的企业债券利息免个人所得税,旅游项目投资从获利年度始可以享受几年的免税政策,或者享受投资从应纳企业所得税中进行抵免,旅游宣传费用税前全额扣除,对旅游新业态开发如房车营地、自驾车营地建设项目提供所得税减免优惠。二是进一步降低中西部地区旅游企业和从事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等业务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限期适用优惠税率。三是提高旅游业应纳税额核算中人员培训、筹资融资等方面的成本费用扣除标准,降低旅游企业税负。四是应完善旅游业并购所得税收制度,积极促进旅游企业上市和资产的并购整合,引导大型旅游企业向适度集团化和市场集中化方向寻找规模效益,优化旅游业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的结构。五是鼓励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尤其对开发出的具有鲜明中国或者地方特色,适合外国游客购买的必购旅游商品,可给予开发费用或市场推广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鼓励单位和企业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要解决企业因落实带薪休假而工资负担提高并且企业效益减少的问题,应允许落实带薪休假的企业可以双倍扣除休假期间的工资支出,并于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对避开法定假日高峰期,实施错峰带薪休假企业,如果其享受休假的职工人数达到一定比例,可以允许其按职工工资总额再加计一定比例进行税前扣除。
  完善对个人的旅游消费税收优惠措施。对企业为职工提供集体旅游或提供部分或全部旅游支出,可以设定一定限额不将这部分收入计入个人应税所得范围。旅游企业为吸引旅客免费发放旅游券的可享受加倍税前扣除优惠。居民个人每年可享受一定额度的旅游消费支出作为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额,如允许每个纳税人每年扣除2000元~5000元旅游支出等。鼓励旅游消费信贷,对旅游消费信贷支付的利息可以允许在税前扣除。加快研究制定入境外国游客的购物退税制度。
  建立和完善旅游特别消费区税收政策。对旅游消费特区应制定相应的促进消费的政策,除购物退税外,在消费特区内扩大免税店的设立,尤其在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应从入境签证到购物退税等实行全方位优惠。制定内地居民去旅游消费特区购物和消费的优惠政策,如继续提高海南离岛购买免税物品的额度等。
  对入境游、出境游和国内游实行差别待遇。鉴于中国2014年出境游客已经超过1亿人次,而入境游则增长缓慢,可以结合外交需要,适当控制出境旅游流向和总量,如考虑对出国出境游客征收一定的旅游特别消费税。同时,严格控制中国居民出境旅游后携带免税品入境的数量,严格按照关税条例对行李物品征收关税。此举应与国内扩大免税店规模、提高免税品购买额度和鼓励去旅游特别消费区购物加以配合。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