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北镇:农业大县今春奏起别样春曲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促现代农业提档升级

23.05.2017  17:40

作为农业大县,北镇市始终把农业改革作为农业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几年,我市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壮大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质量上下功夫,使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产业优势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富民强县的产业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凸显。

第一、优化农业产业化结构,五大支柱产业构建多元化发展格局。

一是以辽宁省农科院蔬菜种苗研发中心、窟窿台蔬菜批发市场为引领,成为全国重要的蔬菜产地;二是以辽宁金源酒业、多库酒业等企业为龙头,成为全国优质巨峰葡萄生产基地;三是以佳和谷物、大北农牧业等企业为龙头,成为全国稻米精深加工基地;四是以宏伟集团、旺发养殖等企业为龙头,成为全国重要的畜产品加工基地;五是以青岩寺、医巫闾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十大景区为牵动,以雄厚的农业发展基础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成为享誉北方的休闲度假基地。

第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业发展高端化、科技化、安全化、品牌化。

一是推进农业生产高端化,加强产学研结合,推动农业科技发展。依托国内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开展蔬菜新品种选育、示范和推广,温室秸秆生物反应堆、测土配方施肥等多项新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工作。近3年来,全市共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290多个,农业新技术260多项;二是推进农业技术科技化,示范培训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应用,不断健全和完善市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被确定为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三是推进农业经营安全化,加强农产品生产监管。成立了农产品质量监管局,建设了农业投入品监管平台,建成了辽宁省第一个县级高标准农产品检测中心,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关;四是推进农业产品品牌化。通过质量体系认证,打造安全农产品品牌40余个,有80%以上农产品实现标识化上市。

第三、创造发展新环境,探索现代农业生产“四个机制”。

一是创新市场经营体制。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展;二是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有效途径,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三是创新生产管理方式。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四是创新企业经营模式。通过设立园区、制定扶持政策等方式大力扶持农事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