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想“很任性”创业青年“蛮拼的”

17.12.2014  18:37

评委和本报粉丝在认真听选手讲述。张倩 摄

王绍森和他的皮影。张倩 摄

张丽颖到丽江考察项目,也不忘享受生活。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实习生王芷琦 张倩 本报记者于艳新

我们青春,所以有梦。”“为了梦想,我们来了!”这是一群为了梦想而敢于任性的人。“很任性”,作为时下一句网络流行语,用在他们身上展现的是一种个性。一种不服输,敢于开拓进取的创业激情。最近,正如火如荼开展的大连市首届创业大赛,受到广大市民的持续性关注。期间,本报官方微博、微信联合市人社局为本报粉丝留出了一些旁听席位,据统计一共有40多人抢到名额,大饱眼福。赛场上,创业选手们的表现如何?项目怎样?还有哪些有趣的互动?为此,记者从大赛中撷取了几个精彩镜头,并配发本报粉丝团列席旁听后的点评,以飨读者(文中所提项目及创业者只是随机挑选,与大赛评选最终结果不相关联)。

据悉,经过选拔赛激烈角逐后,10名选手最终进入创业决赛,预计决赛将在12月18日左右举行,届时将有更多精彩内容呈现,请读者继续关注大连官方微博和微信创业大赛的话题。

文化小青年 一见钟情皮影戏

12月2日,在我市首届创业技能大赛第一场比赛中,一个传承辽南皮影文化的创业项目格外引人注目。短短10分钟的比赛结束后,评委们依然坚持着为带来该项目的小伙子提出建议和点评,让旁听大赛的观众直呼过瘾。

小伙子叫王绍森,鞍山人,一名YBC青年创业者。其实,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他,与皮影戏完全不搭边,因为不想让具有400多年历史的辽南皮影就这样失传,便带着项目来到了创业大赛。

今年3月的一次偶然,看了场皮影戏就瞬间被吸引的王绍森了解到,目前复州皮影只有几十位六七十岁的老人掌握这种表演技艺,年轻人加入进来的很少,就连懂皮影的人也越来越少,王绍森很心酸,当场就决定要组织几场皮影戏演出,让辽南皮影感染更多人。于是,他放下了经营得还不错的丝绸生意,到处跑场地、拉赞助、联系老艺人,终于在4月12日完成了第一场皮影戏演出,许多人当场就表现出了对皮影的好奇和喜欢,王绍森十分欣慰。

渐渐地,他又发现,幼儿园小朋友是皮影戏最忠实的观赏群体。可辽南皮影的发音和唱出来的效果,小朋友们却听不懂。于是,王绍森想到了在保留原有唱腔的基础上,改用普通话唱,将皮影戏进行一次革新。于是,王绍森在《弟子规》、《二十四孝》等剧本里加入了一个个搞笑小段子,让孩子们在开心地观看皮影戏的同时,还能学到中国传统文化。

现在,王绍森和他的团队在累积了一些演出经验后,也探索出了能够让辽南皮影健康发展的商业运转模式,为非遗艺术团的健康运营积累资金。“将来我一定要写本书,名字叫《左手丝绸右手皮影》,把这些年在我手中握着的丝绸五千年和皮影两千年加在一起的七千年文化,做到极致。”王绍森坚定地说。

本报粉丝@ID守猪逮兔点评:一个年轻小伙子,如此喜欢传统文化,而且有志于投身其中,去推广和传承它,这一点非常令人钦佩。他的项目日后一定会走得更远。当然,文化层面的东西,要想真的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知晓率,还要进一步创新自己的运营渠道,比如说和教育部门合作,将皮影戏课堂开到幼儿园和小学校园,让娃娃们从小就了解皮影,喜欢皮影的人、知道皮影的人多了,皮影戏文化就会渐渐深入人心,等到了那一天,这个项目就真的落地开花结硕果了。

美食俏佳人 麻辣烫里有小资

谁说麻辣烫上不了台面?我就偏要作出像咖啡馆一样的烫菜坊,让大众小吃也能小资一把。”跟踪采访创业大赛的这几天,我们常常被选手们的张扬举动所震撼,其中一位80后的姑娘刚进场时的豪言壮语,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选手的名字叫张丽颖,面容清秀,举止文雅,但是一说起自己的“凌水姑娘烫菜坊”项目,顿时就有了一种强大的气场。她2005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刚走出校门后顺理成章地成为一家技术有限公司的网站工作人员。张丽颖说,她曾因工作关系到许多城市出差考察,吃了大江南北的许多小吃。吃着吃着,她竟然有了要做餐饮的梦想。2011年,有了一些积蓄后,她毅然辞职,开始在辽阳经营斑鱼庄,几年下来生意还算不错。但是因为丈夫在大连,为了将自己的创业阵地转到这里,她今年便琢磨着开一家凌水姑娘烫菜坊。

推介项目时,张丽颖说她希望将这种大众小吃与优雅的白领文化融为一体,消费对象主要定位在25岁以上的女性白领。因为这些客户群比较挑剔,所以摒弃了传统麻辣烫的反复烫煮的做法,创新提出一客一锅烫煮的方式,给客户健康、营养的餐饮新感受。另外,除了烫菜外,她还推出一些甜点、零食等辅助餐点。她希望将这个项目打造成一个入门创业选手的“样板间”,让身边有点闲钱的人都参与进来。

本报粉丝@享受明天点评:这名参赛选手之前就开了三年的斑鱼府,可以说在餐饮经营的经验上很成熟,如果再投身到投入小的烫菜坊行业,应该没有问题。而且,衣食住行都是人生活的必需环节,只要是民生需求旺盛的,就会有市场空间。希望这个项目能够集合更好的人力,选好店面地点,注重安全和健康,做有持久爆发力的良心企业。

你的短板和需求我们都想听

于艳新

每一名选手都自信满满,每一个项目都创新别致,每一个环节都激情四射……

12月的大连,已经让人感到了刺骨的寒冷,如约而至的大连市第一届创业大赛,却给人们带来了春天般的希望和夏天般的热情。在这个充满活力的舞台上,选手们朝气蓬勃的表现,足以令每一个在场观众感到鼓舞和振奋。但是,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大赛舞台上除了报喜之外,不妨多讲讲自己的忧虑和短板。因为只有知道了你的需求,政府和社会才知道该怎么样伸手去帮你。

你到底为什么参加创业大赛?目的明确了,才能获得所需求的东西。”在为期四天的创业选拔赛上,许多评委和观众都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其实,无论是专业评委,还是政府部门,抑或是旁听席上的普通大众,在近距离接触这些创业项目时,除了想知道它的操作性、生命力和发展前景之外,还想知道创业者遇到了哪些现实困难,未来希望获得哪些方面的帮助……那些必经的坎坷和沉重的教训,才是一个创业企业的真实再现。

最终拿到第一的创业选手将获得1万元奖励,但这点钱对于创业来说杯水车薪。”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也曾坦言,冠军角逐并不是创业大赛的最终目的。大赛背后的用意,更加深远和重要。

近年来,伴随着我市创业型城市的积极创建,政府部门不断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创业富民。但是,政策对不对路,合不合时宜,并非政策制定者单方面就能决定的。因此,他们需要不断地走近创业企业,近距离接触创业者,及时而全面地掌握最基层的声音,了解当下创业形势。以“大众创业”、“草根创业”为理念,旨在提升我市整体创业氛围,搭建项目展示和推介平台的创业大赛,便应运而生。

因此,为了引导和鼓励更多人创业并带动就业,助推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社会各界都希望每一个参赛选手多提提自己的苦衷,说说现实的需求,这样才能在获得关注的同时,得到对路的帮助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