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打造新常态下的标杆工程

06.04.2015  12:48

2015年度,朝阳市在积极总结以往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对青山工程闭坑矿山生态治理工程再出重拳,由市级财政出资2千余万元,重点对位于市区周边、主要交通干线两翼和大凌河两岸等重点区位,治理难度较大的400余亩废弃采石场进行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由市青山保护局直接组织实施。项目完工后,将极大的改善城区周边人居环境,对城市软环境的提升再添浓重一笔。

市本级青山工程治理项目的实施得到了朝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一项惠民举措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为使项目达到精品工程、标杆工程的标准,朝阳市采取5项工作措施保证工程有序推进:

一是明确责任,部门联动。朝阳市政府将青山工程治理项目纳入到本地区重点工程建设计划,市长专门召开办公会议,协调调度各相关部门,研究解决具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加强责任落实,市政府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主管副市长亲自挂帅,相关部门主要责任人任领导小组成员,明确治理项目由市青山保护局负责统一组织实施,公安、国土资源、财政、安监、综合执法等部门为治理工作的推进全程保驾护航,双塔区人民政府、凤凰山景区管委会负责项目区有关工作的综合协调。各部门间密切配合、积极联动,为治理项目能够按期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落实资金,力促精品。朝阳市政府为把治理项目打造成精品工程、标杆工程,在市级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落实配套资金2549万元,在治理前期工作开展的同时,省、市两级前期资金就已全部落实到位。省市合计对治理项目投资达3100多万元,亩均治理单价达到近8万元。治理资金及时、足额的保证,助推了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精心设计,严格审核。治理成效的好坏,《工程设计》是头道关。朝阳市青山保护局严把工程质量,从工程设计抓起,聘请了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和沈阳恒基园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两家具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和园林设计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对治理项目进行设计。《工程设计》编制完成后,组织生态恢复、岩土、园林、林学、财务等多个领域专家对《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论证,保证治理项目最大的发挥出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是细化分工,跟踪管理。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年度治理任务,朝阳市青山保护局将责任进行细化,对治理项目实行全过程管理。在前期准备阶段,先后组织召开动员大会、技术交底及图纸会审会、安全管理及施工教育培训等会议,对工程组织、施工管理等工作进行详细部署。项目开工后,组织人员作为甲方代表进驻治理现场,在监督施工的同时,帮助协调解决工程推进过程中遇到的纠纷和问题。项目竣工后,将引入第三方独立机构分别对岩土、建筑方面的相关技术指标进行复核,确保工程量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客观性。此外,对档案管理、合同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的责任也通过严格审查、下发文件等形式进行明确。

五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为了更好的宣传实施青山工程的重要意义,使百姓真正意识到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平面、视听和网络等多种媒体展开宣传工作。今年以来,中央新华社、辽宁日报社、沈阳华晨日报社等多家纸媒和辽宁省广播电视台、朝阳市广播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媒体先后对朝阳市2015年度青山工程的治理现场和几年来的治理成效进行报道,营造出青山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和民心工程的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