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朝阳市1.8万名党员成农民致富领头雁

30.11.2016  16:07

核心提示

朝阳市委牢固树立“抓基层党建就是抓发展、抓稳定、抓民生、抓扶贫”的理念,把加强基层党建摆在党建工作重要位置,融入全市工作“一盘棋”,形成“大抓基层、狠抓基层”的工作导向,实现了基层带头人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党建促脱贫攻坚稳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日臻规范,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全部达标,党建品牌化建设渐趋形成等六大突破。

11月28日,在北票市了解到,东官营镇东官营村采取土地流转、租赁等措施实现年集体收入50余万元。近年来,朝阳市委牢固树立“抓基层党建就是抓发展、抓稳定、抓民生、抓扶贫”的理念,把加强基层党建摆在党建重要位置,融入全市工作“一盘棋”,统筹基层党的组织、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各方面力量,基层党建工作实现“六大突破”。

朝阳市坚持选出一个好书记、建设一个好阵地、建立一套好制度、建设一支好的党员队伍、形成一个改革发展的好路子、取得一个群众满意的好成果、打造一批好的示范典型的基层党建“七个一”总体思路,坚持“2+2+1”基层党建推进机制,市委常委会坚持每年至少听取两次县区基层党建工作专题汇报,每年开展两次专项督查,每年开展一次全市基层党建拉练观摩,始终保持高强度推进党建工作的态势。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农村、社区和非公企业等三大重点领域基层党建工作,破解了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三大难题,走出了一条具有朝阳特色的基层党建新路子。

带头人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全市新一届村书记平均年龄49岁,比换届前降低5.2岁,致富带头人占76%,比上届提高了10个百分点。结合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和脱贫攻坚工作需要,对不适合的村班子和村干部进行调整,先后调整村班子185个、村书记121人、村干部536人;从机关、企事业单位精准选派1343名“第一书记”,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大力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形成4000人左右的稳定队伍,为带头人队伍建设提供了源头活水。

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全市目前有17个村被确定为省级试点村,有100个村被确定为市级示范村,涌现出凌源市范杖子村、建平县小平房村等一批集体经济明星村。探索合作经济、集体股本、土地流转、资产经营、产业带动、乡村旅游、BOT 等多种特色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大幅提升。2014年以来,全市“空壳村”由615个减少到78个,集体收入2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161个,占86%,5万元以上的535个,占40%。

党建促脱贫攻坚稳步推进。紧紧围绕精准脱贫抓党建,把党建真正融入扶贫工作,研究制定了《关于“抓实党建促精准脱贫”实施意见》。统筹实施“领导挂点、部门包村、企业联村”定点帮扶制度,向413个贫困村全部选派驻村工作队,帮助引进技术106项,致富项目450个,帮扶物资折款1296万元,协调资金近2亿元。深化“党群共同致富”活动,共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1.8万人,村干部和党员领办创办党群共同致富组织近1万个。

基层党组织建设日臻规范。建成市级党支部示范点258个,其中村党支部示范点166个。坚持一手抓规范化建设,一手抓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每年按倒排15%的比例确定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采取领导挂点、部门包村、企业联村、结对共建、选派“第一书记”等措施,2014年以来,先后推动398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晋位升级。

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全部达标。近5年来,全市累计新建、改扩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182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88%,特别是2015年筹资2.1亿元,新建和改扩建村活动场所457个、文化广场463个,打赢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翻身仗。今年新建和改扩建189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市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全部达到省级标准。

党建品牌化建设渐趋形成。目前,北票市“领头雁”工程、凌源市合作社党建、朝阳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平县四级便民服务体系、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培养全能型干部、提供全方位服务”、双塔区智慧社区建设、龙城区园区企业党建都形成了知名度,树立了党建品牌,形成了“一县一品、百花齐放”的党建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