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朝阳市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考察报告

23.06.2015  18:14

 

为积极探索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5月29日,朝阳市扶贫开发办李洪志主任带领相关人员赴赤峰市就金融扶贫工作进行学习考察。考察组听取了赤峰市扶贫办、敖汉旗政府关于金融扶贫富民工程的情况介绍,深入敖汉旗新惠镇扎赛营子村惠隆杂粮种植合作社、新惠镇呼仁宝和村养殖合作社实地参观学习。

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内蒙古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接壤处。被自治区政府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全市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辖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宁城县、林西县;巴林右旗、喀喇沁旗、巴林左旗、敖汉旗、阿鲁科尔沁旗、翁牛特旗、克什克腾旗和赤峰新区。总人口466万人,为内蒙古第一人口大市。赤峰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漫长,春季干旱。201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78.4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8亿元,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99元和8114元。

一、赤峰市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开展情况

赤峰市一直为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地区,所属的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宁城县、林西县八个旗县为国家级贫困县;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克什克腾旗为自治区级贫困县。新时期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每年投入扶贫资金2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8亿元(中央财政每年扶贫资金总额430亿元),自治区财政资金12亿元。赤峰市每年使用财政扶贫资金5亿元。其中,用于金融扶贫富民工程1亿元,“三到”(规划、干部、项目三到户)资金3.1140亿元(全市692个贫困村,每个村投入45万元生产项目资金),彩票公益金1000万元,雨露计划970万元,小额信贷900万元,互助金120万元,移民资金6000万元。

新时期以来,赤峰市为贯彻国家和自治区《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2012年,在巴林左旗碧流台镇四方城村和全胜村进行了金融扶贫试点,当时称为“杠杆式”扶贫。以财政扶贫资金作抵押,撬动金融资金,放大产业扶贫资金的规模,取得了明显的扶贫效果,破解了扶贫产业发展资金的“瓶颈”,探索出一条贫困村放大资金投入的新途径和与之相配套的管理措施。

2012年“杠杆式”扶贫试点村四方城村拿出130万元扶贫资金作为风险保证金,扶持全村具备产业发展潜力的259户贫困户发展养羊产业。3—5户自愿结成互助组,共结成69个互助组。从巴林左旗农行为扶贫对象户贷款480万元,购进优质小尾寒羊基础母羊8000只,全村养羊存栏数由2012年初的6000多只至2013年6月未增加到3万多只。到2013年底,养羊户均收入3万元,肉羊养殖已经成为四方城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杠杆式”扶贫试点项目,扩大了生产性项目资金投入,项目户实现了一定规模养殖,扶贫效果明显,实现了当年扶持当年脱贫,同时推动了扶贫产业的迅速发展,得到了赤峰市各级领导的重视和自治区扶贫办的认可,2013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进行全面推广。内蒙古自治区“金融扶贫富民工程”正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银行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扶贫开发新模式。该模式撬动了更多的金融资金参与扶贫,变无偿资金为有偿贷款,将扶贫资金的使用权和项目决定权真正交给市场、交给群众,使扶贫资金真正到村到户,贫困群众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大大增强。

  内蒙古自治区有31个国贫县、26个区贫县,贫困人口达157万人。为实现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到2017年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切实加大扶贫攻坚力度,从根本上解决资金投入不足、农牧民贷款担保难的问题,自治区决定从2013年起到2017年连续5年,从本级财政每年安排4.75亿元作为风险补偿金,与农业银行合作,按照1:10的比例撬动50亿元信贷资金,按照38个重点旗县每年不低于1亿元、19个其它贫困旗县不低于5000万元贷款投放,重点支持贫困旗县贫困村有生产经营能力的农牧户、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扶贫龙头企业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2014年,全市累计投放“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贷款14亿元,其中,累计投放“金穗富农贷”12亿元。贷款覆盖全市10个贫困旗县,117个苏木乡镇、362个嘎查村,其中贫困嘎查村271个,直接惠及农牧户26222户、70377人,其中贫困户11252户,贫困人口29259人,贫困户比例43%,建立联保小组8060个 ;累计投放“金穗强农贷”2亿元,支持了10户农牧业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10个贫困旗县平均每个旗县贷款突破了1亿元。

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以来,赤峰市共实施了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其他四大类扶贫项目,28个子项目。种植业发展日光温室2271亩、大棚5558亩,种植露地蔬菜21388亩、杂粮杂豆22370亩、药材2053亩、其他特色种植7445亩,发展膜下种植70187亩;养殖业发展养牛48783头、养羊715109只、肉驴9937只、猪17339口、鸡3231万只;林果业发展苹果3535亩、葡萄810亩;其他方面购置农机具180台套,建设圈舍45400平米,发展北虫草100亩、食用菌184亩。

二、赤峰市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的具体做法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强化工作协调指导。为确保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规范、持续、有效开展,市、旗县两级分别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扶贫办、财政局、金融办、农行、农牧业局等部门参加的金融扶贫富民工程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协调与指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扶贫办,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有的旗县还将审计、纪检监察纳入领导小组成员,强化对贷款项目的监督。相关苏木乡镇也成立了工作组织,“一把手”亲自挂帅,安排了专职扶贫助理具体负责。嘎查村成立了由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组成的金融扶贫工作小组,主要负责向农牧户宣传和解读“金融扶贫富民工程”项目的实施特点和操作方法;按照贷款条件对申报贷款户进行初审;监督扶贫对象户贷款落实情况;开展“金融扶贫富民工程”项目的公告公示工作;监督贷款户的贷款使用;协助农行进行贷款回收;协助搞好贷款户的技术服务。

(二)制定实施意见,规范操作程序。为确保金融扶贫富民工程有序开展,贫困户得到有效的扶持,降低贷款风险,进一步扩大扶贫效果,结合实际,市政府印发了《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到户贷款工作的意见》,按照到户贷款的工作步骤,对开展调查摸底、确定贫困嘎查村、确定主导产业、组建联保小组、贷款资格审核、落实项目贷款、组织项目实施、贷款项目贴息、担保资金补偿、总结验收项目十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各旗县政府普遍细化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实施方案,制定了具体的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或细则。确保了金融扶贫富民工程以扶贫富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开展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参与。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工作开展以来,一是市旗两级通过以会代训等方式,分层次先后举办培训班30多次。市扶贫办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和旗县有关人员参加了全区“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视频培训会议。市农行召开多次了各支行行长、分管行长、客户部经理参加的“金融扶贫富民工程”会议,安排部署“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工作。各旗县在召开项目启动会议的基础上,普遍举办了苏木乡镇领导、嘎查村两委班子和部分村民代表参加的培训会议。二是对农牧民进行了宣传发动。结合调查摸底,通过电视台、赤峰市广播电台、赤峰日报等媒体、通过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召开座谈会、发放宣传单、宣传册等形式,向农牧民宣传金融扶贫的目的、意义、操作程序、贷款条件等要求,让农牧民更多地了解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调动了农牧民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全市先后向农牧民发放“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宣传单、宣传册10万余份,通过宣传动员,贫困嘎查村群众积极申请参加金融扶贫富民工程项目建设。

(四)组织调查摸底,筛选确定项目村。我市各旗县区开展了调查摸底工作,工作内容主要是了解贫困嘎查村制约产业发展的原因、发展主导产业的条件、群众意愿、资金需求等情况,拟定扶持项目和投资规模等。按照由于资金短缺造成生产发展滞后,“两委”班子团结务实,农牧民具有一定的种、养、加技能,发展产业积极性高,民风淳朴并自愿组成联保组织,有一定产业发展基础和潜力,并具备一定规模,农牧民主动要求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有上级的包扶部门领导及专门工作人员的嘎查村优先扶持的原则。

(五)扶持主导产业,覆盖扶贫对象。贷款主要用于肉羊、肉牛、生猪、设施农业、食用菌、经济林等种养产业上。在产业选择上,各旗县首先对项目嘎查村现有的农牧业产业进行排队,由群众初选产业,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当地资源现状、技术条件、市场行情等逐个产业项目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了扶持的产业。在确定产业时,我们坚持了群众自愿的原则,通过宣传发展产业的成效,提高了群众的认识,让群众主动参与扶贫产业项目。

赤峰市各项目旗县、苏木乡镇、嘎查村积极开展了扶贫对象的组织发动、宣传动员、贷款申报等工作;农行按放贷条件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了扶贫对象的贷款核定工作。项目户确定后,每3-5户自愿结成了联保小组,基本达到了“5、2”、“3、1” 的要求,即:5户的联保小组不少于2 个贫困户,3户的联保小组不少于1个贫困户的要求,对符合贷款条件的扶贫对象,都给予了贷款扶持,基本实现了扶贫对象的全覆盖。

(六)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贷款风险。一是建立了联保小组。项目户每3-5户自愿结成联保小组,实行联贷联保,每个联保小组选出一名政治素质高、致富本领强、有责任心的成员担任组长,负责组织贷款办理,带领组员实施项目,管理和监督项目运行,降低了贷款风险。二是选好项目户。申请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贷款的农牧户必须是贫困嘎查村中的农牧户;必须是有发展意愿的农牧户;必须是有发展基础的农牧户;必须是符合种养业产业发展的农牧户;必须是诚实守信,无不良贷款、大额担保贷款的农牧户;必须是具备联户担保条件的农牧户。三是贷款程序公开透明。项目由农牧户提出贷款申请,嘎查村进行初审,填写初荐表,苏木乡镇审核填写推荐汇总表,报旗县扶贫办审核,提交到旗县农行,旗县农行进行征信,对符合条件的贷款户入户核实、照相,组建联保小组,填写调查问卷,发放“金穗富民卡”,发放贷款,每个环节公开透明,避免了人情贷款等人为风险。

三、做好金融扶贫工作的建议

赤峰为半农半牧地区,与朝阳为两省(区)相临地市,历史上曾经历过热河省、辽宁省管辖,共同拥有红山文化,均为努鲁尔虎山区,两市人文、地理、气象特征相近,学习赤峰的经验,对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通过考察学习,深受启发,特向省办建议在朝阳市集中开展金融扶贫试点工作。

据朝阳市建档立卡统计分析报告显示,经过对全市12.2万贫困户、37.3万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分析,12种致贫原因中缺发展资金的居首位,占贫困户总数的46.7%。在朝阳市开展金融扶贫试点,解决贫困户有项目无资金和产业资金不足问题,对解决贫困户脱贫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根据省办、省邮储银行文件要求,我们与市邮储银行沟通协商,投入风险补偿金后,可以将银行贷款放大20倍,用于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建议省办今年安排朝阳市本级3000万元资金,其中2000万元作为邮储银行风险补偿金,1000万元作为贷款贴息,放大后可向贫困户贷款4亿元,每户按借款5万元计算,解决8000贫困户资金问题,实现2.5万贫困人口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