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建平发展旅游业富民强县(图)

05.08.2015  18:52

  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展馆。李松涛/记者/张旭 摄

  蒙古王陵油菜花美景。 胡志勇/记者/张旭 摄

  核心提示

  建平县乡村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一系列涵盖温泉小镇、民俗旅游度假村、狩猎场、文冠果园项目的乡镇焕发出勃勃生机;依托红山文化。去年,建平县接待游客30万人次,同比增长25%;文化旅游总收入实现18亿元,同比增长20%。

  8月1日,建平县小平房村格外热闹,由范伟主演的电视剧《鲜花开满村庄》正在当地取景拍摄。近年来,来小平房村参观旅游的人络绎不绝。目前,建平县已成立副县级小平房乡村旅游风景区管理处,以全村景区化理念,全力打造集休闲度假、观光娱乐、田园体验、参观考察、养生居住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打造“独具魅力的辽西乡村旅游胜地”。

  走进小平房村,300余幢生态宜居别墅整齐地排列在柏油马路两旁;3000多亩南果梨观光产业园和300亩高标准设施农业采摘大棚,令前来旅游的人们大饱眼福;国家3A级旅游景区——辽宁天秀山森林公园内,乔灌木、花草等植物达140多种,野生动物有30多种,山上怪石嶙峋;此外,园内真人CS丛林野战、儿童游乐场等娱乐项目应有尽有;为方便游客,该村还发展了7家符合标准的农家乐,可同时容纳500人就餐。

  丰富景区服务功能,秉持原生态发展原则,这些正是发展建平旅游业的重要理念。乡村游如火如荼,文化旅游产业同样声势不减。建平县地处辽、内蒙古交界处,东连辽宁沿海经济带,西接京津唐经济圈,南临渤海之滨,北依内蒙古大草原,境内群山起伏,自然风光秀美且文化底蕴深厚,该县充分利用自然、文化资源和交通、区位等优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将旅游产业培育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该县境内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发现把可考证的中华民族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被史学界称为“东方文明的新曙光”。

  2014年,国家文物局正式授予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称号,该县充分利用红山文化这一世界级文化资源,依托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申遗契机,建设红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着力打造体现红山文化内涵的文化展示、演艺娱乐、民俗度假等特色功能区。目前,红山文化开发区内的牛河梁遗址博物馆、积石冢及女神庙展馆已对外开放,其他景区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此外,他们还通过举办特色节庆活动、与周边城市共建宣传促销网络等方式,大力宣传埋葬蒙古王规模为全国之最的清代喀喇沁蒙古王陵景区,借助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助力旅游资源的提档升级;该县成立了燕长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由政府配置资源,实行企业牵头推动景区开发管理新模式,总投资3.1亿元的燕长城风景区被确定为朝阳市重点旅游景区,项目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之中。

  特色产品不但凝聚了发展力量,更是文化有效的传递方式。该县将旅游产品和旅游形式进行有机结合,立足独具特色的农副产品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积极开发旅游商品,加强工艺剪纸、红山玉雕、民间刺绣、精品杂粮等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体系建设,提升其文化内涵和附加值,形成系列产品,促进综合效益的提升。

  2014年,建平县接待游客30万人次,同比增长25%;文化旅游总收入实现18亿元,同比增长20%;全县文化旅游业综合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39%。在小平房村的辐射带动下,建平县乡村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一系列涵盖温泉小镇、民俗旅游度假村、狩猎场、文冠果园项目的乡镇焕发出勃勃生机;依托红山文化,努力创建新的观光景区;文化产品“公司+基地+业户”的经营模式初步形成。

大连持续增殖放流丰盈“蓝色粮仓”
大连持续增殖放流丰盈“蓝色粮仓” “十三五”期间水产品增产18.辽宁频道
棕榈油期权6月18日在大商所上市
棕榈油期权6月18日在大商所上市 成为我国首辽宁频道
朝阳高新区融入京津冀建特色产业集聚区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 朝阳高辽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