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改变欧洲历史走向的马镫(图)

13.11.2017  08:28

  鎏金木芯马镫

  1965年,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在北票西官营子发掘了北燕权臣冯素弗墓,清理出近500件陪葬品,如精美的鸭形玻璃注、被称作“珠画秘器”的彩绘木棺、堪为明清朱漆箱匣之祖的嵌骨漆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一对鎏金木芯马镫(或称木芯包铜鎏金马镫),别小瞧这马镫,它被引入欧洲后,竟成为改变欧洲历史的催化剂!

   有“中国靴子”之誉的三燕马镫

  中国人以“四大发明”为荣,但在西方人眼中,为世界带来深刻改变的中国发明实为两样:一是马镫,二是火药。马镫被西方世界称为“中国靴子”,它的出现对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据专家考证,马镫是由鲜卑人发明的,而对马镫的改进起了决定性作用的,则是起家辽西的慕容鲜卑。

  马镫的全面改进出现在慕容燕国时期,经改进并全面装备马镫的燕军所向无敌,促发了东北亚乃至整个中国的军事变革。新式马镫由中亚又传入欧洲,使欧洲封建骑士的进攻能力成倍提升,加速了欧洲中世纪保守势力的瓦解与崩溃,直接催化了欧洲社会的巨大变革!

  挖掘过冯素弗墓的辽宁省考古专家冯永谦表示,两件一副的马镫看似简单,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已有考古资料看,最早马镫的雏形是单镫。在游牧民族中,很早就有用于方便上下马的皮扣和木扣,但皮扣和木扣易朽烂,保存不易。借鉴了游牧民族使用皮扣或木扣的做法,产生了单镫,但单镫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马镫。“试想骑乘者只使用单只的马镫,将更容易失去平衡。所以,在骑乘过程中,单镫是不起作用的。”冯永谦说,在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中出土了许多与真马大小相似的陶马,马身上的马具虽很齐备,但没有发现马镫。在考古发掘中获得的真正马镫,出自冯素弗墓。

  冯永谦介绍说,出土于冯素弗墓中的这副马镫,做工精细,造型规整,通高23厘米、宽16.8厘米,镫环以桑木制成。之所以用桑木,是因为桑木有一定的弹性,这是其他木材不能比的。这副马镫的镫环以三棱体的桑木条揉成,形状近似圆角三角形,木条两端向上合成镫柄,分裆处再填以三角形木楔,这样踏脚承重时不致变形。

  若将这副马镫置于深蓝背景下映衬,会呈现出柔和的金色。“这是因为镫环和柄的外表都包钉了鎏金铜片,镫环内侧则加钉了一层薄铁片,上面涂了黑漆的缘故。”冯永谦说。

   马镫催生战争史上的“骑兵时代

  很多人不解,一副小小的马镫怎会有如此巨大的威力,竟影响到整个世界的军事改革乃至催化了社会结构的新陈代谢?

  何谓马镫?简言之,马镫是一个平底的环形物,用皮带固定,悬挂于骑乘动物(主要是马,也包括骡等马科动物)上,在鞍的两边,供骑者放置双脚,也可以辅助骑者上下。在马镫出现以前,人们骑跨于裸马的背上,仅靠抓住缰绳或马鬃并用腿夹紧马腹使自己在马匹飞驰的时候不致摔落,但这种方式是很不可靠的。首先是长时间骑马容易疲劳,同时在奔跑的马背上也难以有效地使用弓箭。在近战中,骑手无法随心所欲地使用刀剑和长矛,劈砍或刺杀一旦走空,骑手就可能被惯性甩出去,甚至双方兵刃撞击产生的动能,都可能让骑手滚落马下!

  在这种情况下,骑手若在飞驰的马背上射箭,就必须减速或者下马拉弓射箭;交战双方在马背上格斗,也不能竭尽全力大幅度摆动,否则会失去平衡而落马。这一时期的骑兵,除速度占优外,其战斗力是远不如脚踏实地的步兵的,所以在骑兵到达目的地后,往往下马作为步兵投入战场,亚历山大时代的马其顿骑兵就是如此。

  马镫的发明,使骑兵的双脚有了强劲的支撑点,骑者更容易在鞍上坐稳,战马更易驾驭,人与马连接为一体。骑在马背上的人解放了双手,骑兵们可以在飞驰的战马上且骑且射,也可以在马背上左右大幅度摆动,完成左劈右砍的动作。这样一来,马匹不仅可用于迅速集中力量,而且能投入作战,利用马匹的速度进行正面冲击成为可能,骑兵的速度优势立刻转化为生猛骇人的突击力量!

  马镫的出现,使骑兵这一兵种必然成为冷兵器时代战争的主力兵种。自此后,以骑制步、以少胜多、以快击强的“骑兵时代”正式拉开序幕。恩格斯明确指出,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骑兵在整个中世纪一直是各国军队的主要兵种。《大英百科全书》中写道:“让人无比惊讶的是,人类骑兵时代的实现,居然是因为马镫的发明!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李京) 作者: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