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浑河两岸增加公交可达性

19.01.2017  14:40

  为幸福加分

  河城共建

  多年来,公共交通一直是浑河两岸发展的一大瓶颈,而随着“河城共建”行动的强力推进,“一河两岸”的公共交通建设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那么,未来浑河两岸究竟会怎样布置公交线路?又有多少地铁穿行浑河两岸?1月18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智能单车或被用于两岸交通

  1月18日,记者在浑河沿线采访中发现,浑河两岸目前缺少东西向沿河公共交通。“目前,公交站点距离滩地公园入口最近也有1公里左右,缺少有效的交通换乘。”一位五里河公园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增加公交的可达性,将是未来浑河两岸公共交通布局的核心理念。”据了解,未来沈阳浑河两岸合理布置公交,或拟在南堤路上设计公共交通线路与站点,增加与南堤路、二环路、阳光路垂直方向道路近河区域的公交站点。

  除了增加“一河两岸”站点布局外,解决进入滩地内“最后一公里”也是现在沈阳城市建设者主要考虑的问题。据了解,虽然最后的规划方案还没有确定,但目前有关方面已考虑引入智能公共短途出行系统,完善公交换乘机制,提升两岸可达性。

  据了解,在目前国内各城市推行的“智能公共短途出行系统”中,“互联网+”理念下的共享单车无疑是热门之一。共享单车具有管理便捷、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有效解决公交到达浑河最后一公里的接驳问题,提高浑河的可达性。

  慢速旅游观光路将被引入

  按照目前的设计思路,浑河滩地内通行模式将在现状基础上设计全线形成连续贯通的三级道路系统,分别由慢速旅游观光路、自行车专用路、滨河步带3个层次组成。

  在慢速旅游观光路上,有关部门目前设计了百里慢速旅游观光路,将根据实际情况,在滩地内增设7米宽道路。

  在自行车专用路设计上,有关部门设想了百里自行车专用路。在最后的滨河路上,目前设计为百里滨河步带,通过对局部地段步道的新建与改造,达到全线连续贯通。作为休闲步道的同时,也可服务于马拉松等体育赛事活动。

  -请您支招

  推进“河城共建”,是全体沈阳市民的大事,也是落实“幸福沈阳共同缔造”新理念的有力抓手、重要依托,需要博采众长、汇聚众智、献计出策。如果您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请通过沈阳日报新媒体提出来,本报将把相关内容整理后转交给有关部门。

  参与方式:

  1.沈阳日报微信公众号“syrb1948”

  2.沈阳日报官方微博:http://weibo.com/u/1058106635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于海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