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有生的机会,他们为何选择了死?

29.06.2016  00:09

每天都有很多游客到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参观。 □本报特别报道组摄

  在上海龙华、南京雨花台,浏览纪念馆中的一张张照片,看到的都是那么年轻的面孔。他们中,许多人是有生的机会的,却为了信仰而选择了死。在他们看来,守住在党旗面前许下的承诺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事。

  不为私事回家

  龙华烈士纪念馆内有一块木板制成的陈列品,上面刻着这样的诗句:“愿拼热血如春雨,洒遍劳工神圣花。”这是1925年秋天,工人运动领袖刘华积劳成疾,在病中立下的誓词,也是他革命人生的写照。

  刘华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早期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为了开展活动,刘华经常废寝忘食、日夜奔走,很快就积劳成疾,患上了肺病。一次,刘华的肺病复发,住进医院。这个节骨眼上,刘家却遭遇土匪抢劫,父亲被绑架,弟弟被杀害,母亲负重伤,祖母病危。家中来电催其速返,刘华在回复电文里说:“国家衰弱,强邻欺侮,神圣劳工,辄为鱼肉,我亦民族分子,我亦劳工分子,身负重任,何以家为?”他又给叔父回信说:“党信任我,应该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岂能正与敌白刃战时,为了私事就抽身回家吗?

  后来,刘华在参加一次群众大会后,于返回路上不幸被捕。1925年12月27日,刘华被军阀孙传芳密令枪决,年仅26岁。

  六封遗书

  黄竞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中共丹阳独立支部书记。1927年在上海被捕。黄竞西牺牲后没有留下遗骸,却留下六封遗书。

  他在遗书中写道:

  “我终觉得死于今,比死于昔,使人们觉悟中国是需要继续革命的,我之死也无余恨。”“祖父年老,我事最好勿告他,免他心急……死是一快乐事,尤其是为革命的。我在未死前,毫不畏惧,你们不要痛心。死者已矣,惟望生者努力。

  随时准备牺牲

  “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吾辈担当”,胡秉铎的这句名言高高地挂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内。

  “我们死,死则死于反革命手里方痛快,我们生,生则生于同志们中间方美善。”这是胡秉铎生前对同志所说的话,表明他早已做好为革命牺牲的准备。胡秉铎1924年在黄埔军校学习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蒋介石发动“清党”活动,胡秉铎置生死于度外,继续进行革命活动。一天,他正在秘密召开党员会议时,因有人告密而被捕。胡秉铎入狱后,何应钦因慕其才华,又是同乡,便软硬兼施,劝诱他投降。但胡秉铎不为利诱,后被秘密杀害于南京。牺牲时年仅25岁。

  在山河破碎的年代,许多烈士慷慨赴死,他们可能未曾留下只言片语,甚至没有留下名字,但早已将生死置于度外的他们又怎会在意生前身后名?

  对革命专心致志

  张霁帆,1924年由恽代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的革命生活中,他身患严重疾病,但依然坚持工作。1926年,他在写给“十哥”的信中说:“现在急想把病治愈,好养成一种向前干的精神,不回顾既往,不忧虑将来,只猛勇地向前专心致意于现在,一点不放松的干去。只要有这种精神,无论干什么事都有乐趣!”这种对革命工作专心致志的精神一直陪伴张霁帆走到生命的尽头。

  1926年8月,张霁帆乘火车前往河南,途经徐州车站时,被反动军警搜出进步书刊而遭逮捕,被关押在南京小营陆军监狱。在狱中,他遭受种种折磨;审讯时,他痛斥敌人;最后,残暴的敌人用毒药将他杀害于狱中。

  □本报记者/张晓丽

密织精细管理网 推进环境美秩序优
  专家把脉 部门联动 群众参与   8月2新浪辽宁
220千伏盛京—滂江电缆线路工程实现盾构隧道全线贯通
  9月1日,位于大东区地坛街与善邻路交会处,新浪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