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农民谢国强的“刷脸”生意经

07.04.2015  02:05

农民谢国强的“刷脸”生意经

  前不久,在汉诺威通信博览会上,马云在德国总理默克尔面前表演了一次“刷脸”支付。一张令人难忘的脸,配上科幻般的场景,“刷脸”瞬间成为全球热词。

  清明期间,记者在本溪市平山区采访,土生土长的农村汉子谢国强以东北人特有的幽默,也跟记者讲起了他的“刷脸”生意经。

  4月5日是本溪市平山区桥头办事处的大集日。由于正逢春耕备耕旺季,所以一大早丰收种子店就挤满了前来购买种子、化肥的农民。

  店里的生意异常红火,一上午就销出了13万多元的农资。虽说货卖出去了不少,可店主却只收到3万余元现金,其余的都“打个白条”就把货提走了。仔细询问,今年43岁的店主谢国强就跟记者讲起了他的“刷脸”生意经。

  谢国强是桥头办事处台沟村人,2003年开始卖种子、化肥时就给自己立下了两条规矩:一是货源正宗,不是大品牌、优质货不进;二是无需抵押,可以赊欠,有钱再还,而且无论远近一律送货上门。“保真保质,是讲求商家信誉,不能坑农害乡亲,赚昧心钱;可赊可欠,是考虑到谁家都有手头紧周转不开的时候,特别是农民,越到春耕备耕用钱时,越是青黄不接。”农民出身的谢国强最了解农民的难处和心思,所以丰收种子店的“生意经”也是念到了农民的心里。

  12年时间,丰收种子店没有出现过一次质量问题,其间也没有与农民发生过一起销售纠纷,相关部门更没有在这里发现过一个不合格产品。周边的农民仅靠“刷脸”都能在这里赊走农资,仅2014年种子店就赊给农民150多万元的农资。“现在店里生意一年比一年好,今年预计到春耕结束后,能对外赊农资200万元左右。”谢国强说这话时一脸的轻松,丝毫没有一点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