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高新区集聚专业人才2.6万名

18.08.2015  10:11

  8月14日,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药都)今年前7个月的地区生产总值统计结果出笼。数据显示,高新区无论是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和增速、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还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指标连续7个月遥遥领先于本溪市其他县区,逆势上扬的佳绩在全省地区经济增速梯队中名列前茅。

  高新区的土地不足全市的2.1%、人口不足全市的5.8%,缘何贡献出全市15%的财政收入?除了各项稳增长举措发挥作用外,省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也功不可没。

  本溪市高新区组织部副部长李文攀说,从2010年开始,本溪市高新区就被省确定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并给予人才管理改革一揽子优惠政策。5年来,高新区以此为杠杆,尝试人才管理创新,完善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收到了明显成效。

  在高新区组织部提供的《人才管理改革办法》中,记者看到,打破身份界限,推行岗位聘用制,实现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是第一个亮点。高新区实现薪酬管理由“铁工资”向“活薪酬”转变,建立客观的评价机制,实现考核由“主观评价”向“量化考核”转变。对特殊岗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重点向优秀科技人员、有突出贡献人员和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倾斜。

  《办法》的第二个亮点是,筑巢与引凤双措并举,完善药都创新园、创业园、百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等创新创业载体,不断提升高新区对各类人才的吸纳能力。截至目前,高新区已集聚药业及配套专业人才2.6万人,是2010年的近10倍;集聚海内外生物医药产业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1000余人,获批立项海外研发团队29个。

  《办法》的第三个亮点是,发挥高校的拉动作用,打造多层面、立体化、广覆盖的人才培养体系。高新区引入沈阳药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本溪校区、辽宁中医药大学本溪校区、辽宁科技学院、辽宁医药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医药职业学院等6所大学,打造培养和培训生物医药产业高技能型人才和适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平台,目前已为药都医药企业和生物医药专业的院校学生提供实训2379人次。开展“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加强企业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

  “在行之有效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助推之下,5年来,本溪高新区集聚了一大批药业及配套专业人才,加速了高新区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有力提升了中国药都的核心竞争力。”李文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