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珠——第33个教师节优秀教师事迹之二

05.09.2017  15:13

忠诚事业燃生命,精心育人尽天职

——辽宁师范大学教师杨丽珠

 

  奋斗不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杨丽珠1944年生于辽宁省大连市一个贫寒之家,从小就体验到解放带来的幸福生活,励志刻苦学习,报答党的恩情。196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人类心灵的奥秘深深地吸引了她,那时她就下定决心要学好心理学,用心理科学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服务。由于历史原因,大学毕业后,杨丽珠并没有从事她所心爱的心理学工作。到了1981,科学的春天唤醒沉睡的心理学,祖国大地吹响了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号角,这时的杨丽珠已经有了很高的行政职位,但为了梦想与追求,她毅然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待遇和仕途前程,来到辽宁师范大学做一名普通的教师,重新开始了她的心理学追求。

  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而年届不惑的杨丽珠先后两次到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进修。她那只有30几平米的家中,从卧室到厨房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资料,日夜不歇的埋头钻研。熟悉杨丽珠的人都听过她的一句名言“晚上十点钟以后,正是我工作的好时候。”有时如果工作忙起来,她会一直工作到凌晨。同事和学生都劝她,该歇就歇歇吧,可是她每次都会这样回答大家,“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对党的事业负责”。

  2012年底,心理学系从教育学院分离出来,成立了心理学院。杨丽珠担任了首任院长,她不顾高龄,亲力亲为地监督学院硬件的规划和改造,学院建设刚刚完善之时,杨丽珠却因为过度劳累,再加上年龄因素,不幸摔伤,脚踝严重骨折!人们都劝杨丽珠该歇歇了,但是她看着自己打着石膏的脚踝,一心却只想着,还有的老师没有配备办公设备,学院规章制度还有一些没有完善,还有很多的学生在等她上课……,杨丽珠最终选择了“重伤不下火线”。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在教室里拄着拐杖侃侃而谈的杨丽珠;在校园里被他人搀扶蹒跚缓行的杨丽珠;在机场坐在轮椅等待出差的杨丽珠……杨丽珠用实际行动展现着一位人民教师的道德情操,发扬着一个全国劳模的精神,实践着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准则。她的精神极大地鼓舞着心理学院的师生,大家都说,“每次当觉得自己劳累的时候,就想想杨丽珠,与她老人家相比,我这点辛苦算什么呢?马上就来了精神!”

  杨丽珠的老伴患帕金森氏病长达十年之久,随着老伴帕金森氏病的病情加重,晚上躺在床上也不自觉地剧烈震颤,夜里一步也走不了。杨丽珠工作到深夜,还要整宿照顾老伴。特别是2015年,老伴的病情加重,做了开颅手术。在老伴住院期间,杨丽珠白天忙着教学和科研,晚上在病房照顾老伴。为了不耽误工作,她把学生单独叫到医院,在走廊里讨论课题或论文。看着杨丽珠满头的白发,疲惫的状态,很多老师和学生都于心不忍,主动要求照顾老师家人,但杨丽珠都一一谢绝,让他们安心工作或学习,因为党的事业大于天,她杨丽珠的家人不能耽误大家的工作。幸运的是,她老伴的手术非常成功,震颤的程度显著下降,但仍需他人的特殊照顾,而杨丽珠却含着眼泪说:“老伴啊,我知道你想让我陪你,但党的事业需要我,等我忙完了就回来陪你”。

  2016年,杨丽珠在下班回家途中再次脚骨骨折,与上次不同的是,杨丽珠已经退休,家人们都劝她:“您现在就是个返聘教师,又没有行政工作,还是歇一歇,好好养一养吧”。但她却说:“现在是学科评估和建设“双一流”的关键时刻,还没到歇的时候!”她让家人把床改造了一下,每天能够半卧在床上给学生授课和修改论文。刚刚有所好转,她就又拄着拐来到实验室。

  就是这样奋斗不息的精神,驱动着杨丽珠带领心理学团队在辽宁师范大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第一”:1998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获得了博士学位点授予权,实现了辽宁师范大学博士点零的突破,这也是东北三省第一个心理学博士点,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心理学人才;2007年,建立了辽宁省师范院校第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获批了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5年,杨丽珠作为首席专家获批了辽宁省“2011平台”协同创新中心。

  杨丽珠本人也因为卓越的贡献,获得了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先进工作者、辽宁省优秀专家和辽宁省“攀登学者”等荣誉称号,并被中国心理学会评为中国心理学会会士、认证为第一批心理学家,现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发展心理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辽宁省心理学会理事长。2002年,她曾得到胡锦涛(时任国家副主席)同志的亲切接见。

  严慈相济,诲人不倦硕果累累

  身为国家级教学名师,杨丽珠在传授知识与技能之时,更多地注意走进学生的心灵。四十多年来,她一直不倦不怠地履行着教书育人的使命,虔诚而执着,艰辛而劳顿。

  杨丽珠认为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应该是一个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专业教师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她始终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启迪学生心灵,把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社会责任感与合作理念的加强,融汇在严谨科研而又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中。杨丽珠的课一直是学生最喜爱的一门,因为在她的课堂上,她总是能“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们理解较晦涩的知识。学生们尊敬她,爱戴她,很多学生都亲切地叫她“杨奶奶”。在课堂上,她每次进入教室时,学生们就会集体鼓掌,下课时也会集体鼓掌欢送,多年来一直如此。在杨丽珠的课堂上,学生们每次都要提前占座,从来没有学生缺席。

  多年的一线教学工作,杨丽珠认识到理论和实践密不可分,所学的东西在工作和生活中时时处处都用得上,以此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消除厌学情绪,树立职业理想。她始终坚持教书与育人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四结合”教学原则,创建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双元互动型的教学模式”,其核心是注重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新性,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为社会服务的综合素质。在她的课堂上,学生有大量动手和思考的时间,如课前演讲、参与讲课、课堂讨论、实验操作等;充分利用社会实践资源,她每个学期都会带领学生深入幼儿园、小学,近距离地观察儿童,写儿童人格评定与教育建议,并指导学生查资料、做实验、写报告,到社区、学校、幼儿园等开展调查、儿童心理咨询等活动。为了更好地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同学们经常到图书馆查资料,一位图书馆管理员半玩笑半赞许地对杨丽珠说:“学校的图书馆都已经成了你们专业的图书馆了!”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增强。学生所做的幼儿人格评定和教育建议获得家长很高的评价,这使幼儿园和家长受益匪浅。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令学生视野大开,增长了才干,更加热爱所学专业,发奋读书,献身教育。“双元互动教学模式”获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辽宁省优秀成果特等奖,并在学前教育学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界推广。2009年,她主持的发展心理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0年,杨丽珠所带领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2016年,发展心理学又被提升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杨丽珠对待自己的学生是“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对于学生来说,她即是严师,又是慈母。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作为心灵的雕塑人,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用心灵与学生沟通。”她对学生的爱体现在课堂上,更体现在生活之中。

  “严”表现在让学生学会做人,塑造健全的人格,勇于拼搏,善于创新,多出成果;“慈”表现在处处为学生着想。怒也好,忧也好,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并且能够细致入微地体察和关照他们。她曾有一位博士生非常聪明,但是刚入学时却比较散漫,对于研究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导师的指导也经常不往心里去,在一次完成重点课题的结题工作时,他竟然多次迟到,影响了全局的工作,杨丽珠狠狠地批评了他,并推心置腹地说:“一个博士生搞科研首先要学会做人和思考,要严谨务实,勤奋努力,你这么散漫如何能成功?……”最后杨丽珠严肃地问他还需不需要老师的严格要求。这个博士生沉思良久,痛哭流涕地说:“老师,这个学期您已经批评我七次了,我要再不改进就不配做您的学生,我希望您还像以前一样严格”。现在这个博士生已经是大学教授和副院长了。2010年,杨丽珠的另一个学生的爱人早产,做剖腹产手术,但学生的家在外地,家人一时赶不过来。杨丽珠不顾当时身体不适,赶到医院,尽心尽力照顾产妇,学生看到母子得到杨丽珠无微不至地照顾,感动不已,动情地说,“老师不是母亲又胜似母亲”。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辛勤耕耘必能获得丰硕成果,杨丽珠的学生先后获得了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全国二、三等奖和省级金、银、铜奖。她的学生有的已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专家,有的获得了陈香梅教育基金教师奖、霍英东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奖,还有的已成为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特聘教授。为此,杨丽珠由衷地感到喜悦,学生就是她事业的延续。

  开拓创新,构建儿童人格培养中国方案

  自1981年以来,杨丽珠在老一辈心理学家韩进之先生的指导下,进入儿童个性(人格)发展与教育的研究领域。历经30多年,运用脑电、眼动、生理多导仪、自动监控、教育现场实验、现场追踪观察等先进技术手段,开展跨文化(中美、中澳、中新、中日韩、中德等)和本土化相结合的研究,取得了我国儿童人格发展与教育的开创性研究成果。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儿童人格发展与培养的科学规律,具体制定了幼儿、小学生、初中生人格评定量表,建立全国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常模;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探讨了幼儿和小学生人格纵向发展特点;还采用了量表等值的方法,探讨了3-15岁儿童青少年人格跨阶段的发展特点,及人格随环境发生变迁时就会发生显著变化的重大理论问题。依据实证研究,杨丽珠首次系统地建构了儿童人格发展与教育的中国方案。

  杨丽珠及其团队在第28、29、30届世界心理学大会上主持了特邀专题报告会、主题报告会和口语报告,共有60多篇论文在大会展示。同时研究成果也在第18、19届国际行为发展学会和第24、26届国际应用心理学大会报告,具备了与国际对话的能力,处在国际该领域研究的前沿。多年来,杨丽珠共撰写、出版了《儿童人格发展与教育的研究》、《毕生发展心理学》等30余部著作、教材;发表在SCI、《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国际、国家、省级杂志220余篇论文;完成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出版基金、国际跨文化研究等40多项课题。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辽宁省政府授予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连续三届)、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二等奖等教学科研奖,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杨丽珠及其团队历经两轮进行幼儿健全人格培养,获得幼儿健全人格培养模式,得到教育部和各省市教育部门的支持。具体抽取地区样本为从四类地区抽取15个省,53所幼儿园,318个班。研究表明,108个游戏活动库方案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我们在更大范围内探索儿童健全人格培养的有效途径,整体构建幼儿健全人格教育模式,为幼儿园提供系统化课程,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提供有意义的指导。推广实验已一年,成效显著。如《南国早报》以《健全人格,从娃娃抓起》为题报道了健全人格培养在广西推广的情况,孩子们诚实礼貌、情绪适宜、自尊自信、自主进取、合作交往得到很大提高,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响热烈,得到了广西教育厅的认可并给以立项支持。

  杨丽珠有关儿童自我延迟满足的研究被中央电视台《见证——发现之旅》栏目专题报道;有关婴儿自我认知的研究深入社区,在国家计生委大连现场会上做了经验介绍,引起了很大反响;有关儿童人格发展与教育研究被大连市教育局采纳,构建中小学个性档案网上指导系统,在全国会议上得到一致好评,人格研究成果在全国90所幼儿园、83所小学、新加坡、澳大利亚幼儿园实验推广,直接受益儿童达百万之多,受益的学前、中小学教师超过10万人,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引领作用显著。

  “锲而不舍是教师的意志,心境达观是教师的情怀,开拓创新是教师的灵魂,诲人不倦是教师的天职,这是我毕生的追求!”杨丽珠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也是这样对待工作的,杨丽珠燃烧着自己的生命,为了党的教育事业奋斗不息!

古稀之年仍授课 骨折不下讲台
   本报讯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首席记者兰晓玉报Syd.Com.Cn
《辽宁省学前教育条例》9月1日起正式施行
  幼儿园实行小学化教育、布置家庭作业等情节严重的,教育厅
《辽宁省学前教育条例》9月1日起正式施行 幼儿园实行小学化教育将受处罚
  幼儿园实行小学化教育、布置家庭作业等情节严重的,人民政府
刘宁当选辽宁省省长
  辽宁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2020教育厅
刘宁主持召开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
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 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