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以人查房”谁泄露信息谁担责将为房产税改革提供基础数据

23.12.2014  16:05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656号国务院令公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自明年3月1日起施行。

  根据国土部之前透露的总体安排,从2014年开始,力争1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各级职责整合和基础制度建设;2年左右时间逐步衔接过渡,统一规范实施;3年左右时间全面建立并完善各项制度;4年左右时间建立有效运行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从长远来看,不动产信息的统一登记归类整理,将为今后房产税等改革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来源,能够保证未来房地产调控更加精准有效。据新华社

   解读

   对普通人有啥影响?

  保护合法财产权

  2014年11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日前,国务院法制办、国土资源部负责人就《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为何要出台《条例》?

  落实物权法第十条,保护不动产权利人合法财产权

  答: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是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然要求,对于保护不动产权利人合法财产权、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和水平,尤其是方便企业、方便群众,具有重要意义。

   哪个部门负责登记?

  明确由国土资源部负责指导、监督

  答:为将分散的登记职责整合到一个部门,条例规定:一是明确由国土资源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不动产登记工作,同时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一个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不动产登记工作,并接受上级不动产登记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二是规定不动产登记原则上由不动产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直辖市、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确定本级登记机构统一办理所属各区的登记。三是规定跨县级行政区域的不动产登记,由所跨县级行政区域的登记机构分别办理、协商办理,或者由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不动产登记主管部门指定办理。

   信息在多大程度上共享?

  从国家到县,各部门实时共享

  答:关于登记信息共享,条例规定:

  一是建立信息管理基础平台,要求国土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登记信息要纳入该平台,确保国家、省、市、县四级登记信息的实时共享。

  二是加强登记部门与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要求登记信息与住房城乡建设、农业、林业、海洋等部门的审批信息、交易信息等实时互通共享。

  三是加强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要求国土资源、公安、民政、财政、税务、工商、金融、审计、统计等部门加强不动产登记有关信息互通共享。

   谁能查他人房产信息?

  权利人、利害关系人、有关国家机关

  关于登记资料查询,条例主要规定:

  一是查询主体,按物权法有关规定,把登记资料查询人限定在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有关国家机关可以依法查询、复制与调查处理事项有关的登记资料。

  二是查询资料的使用,规定查询登记资料的要向登记机构说明查询目的,不得将查询获得的资料用于其他目的,未经权利人同意,不得泄露查询资料。

   条例最大的作用是啥?

  查清楚中国有多少房子

  经济学者、央视特约财经评论员马光远表示,条例出台将意味着“中国究竟有多少房子”这个问题可能会搞清楚,也将意味着房产税的征收等也有了基本依据。同时,有太多房子的官员将不得不处理房产,除非房产的多少被界定为国家秘密。

   暂行条例》较《意见稿》有何变化?

  增加五条内容,更严谨

  对外经贸大学专家苏培科表示,《暂行条例》较意见稿多了五条内容,主要是更进一步明确、细化和补充条款。

  比如增加第二十六条:“涉及国家秘密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安全保密措施。”增加这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一些涉及核心机密的场所暴露或被上网泄密,但这条一定要把握好和划定界限,避免被一些握有重权的贪腐分子利用、遮掩。

   虚假登记、泄密造成损失咋办?

  依法给予处分、承担赔偿责任

  答:一是登记错误责任,规定登记机构登记错误给他人造成损害,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二是不当履职责任,规定登记人员有虚假登记,损毁、伪造登记簿,擅自修改登记事项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的,依法给予处分;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是安全保密责任,规定登记机构、信息共享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要对登记信息保密,涉及国家秘密的要依法采取必要的安全保密措施,违反规定泄露登记资料、信息,或者利用登记资料、信息进行不正当活动,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条例对当事人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登记,伪造、变造、买卖、使用不动产权属证书、登记证明,违法泄露、非法利用查询的登记资料、信息等行为,也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据新华人民日报

   居民房产全透明?

  张大伟表示,《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本身并非调控。但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包括中国房地产进入存量调整阶段。对普通市民来说,可能意味着公民拥有房屋情况的“全透明”。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教授金兆怀认为,该制度的确立,对普通市民的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因为,大部分市民都只有一套普通房产,而对单套普通住房征收房产税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但有了这本账,未来不动产税将从交易环节逐渐转向保有环节,未来房产税等收取也将会更加有的放矢和公平合理。

  未来借助该条例,政府的税基将逐渐从交易环节过渡到持有环节,财产税的二次分配将更加明显。

   能查出贪官不?

  对于不动产统一登记,很多人将其理解为国家刺向腐败、高房价的一支利箭,认为一旦实现统一登记,贪官就将无处遁形,房价也会应声而降。真有这么大的威力?

  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副总登记师刘燕萍指出,公众对不动产统一登记寄予厚望可以理解,但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功能主要还在于物权公示和保障交易安全,对此不应片面解读。

  刘燕萍称:这样理解是一种误读,即便在国外,不动产信息也不可能放在网上谁想看就看,不动产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制度建设,必须同时满足保护财产权和公民隐私权的需要,合理确定查询范围,根据查询主体和查询目的设置合理的界限。

   新房能降价不?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研究员黄小虎指出,房价的决定因素是复杂的,统一登记不一定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直接影响,不宜寄予太高期望。但他表示,不可否认,统一登记后,会有助于国家对不动产市场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著名房地产财经评论员谢逸枫认为,不动产登记的目的不是针对房价而出台的宏观政策,而主要是为不动产确权与完善物权法,与房价调控没关系。即使《条例》正式落地,但内容仍无实质性的突破,效果短期难显现。

  黄小虎认为,不动产统一登记可以明晰不动产归属。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而其背后还有更基础的身份证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制度。

   二手房会有啥变化?

  张大伟分析认为,首先,市场对不动产登记是否能够如期落地一直存在疑惑,目前来看,政府相关部门在加快推进这一政策落地。一、二线城市都出现了大户型、二手房上市增加的现象。预计随着不动产登记的加速,大户型、二手房供应将继续增加。

  特别是在最近各地都出现放松调控政策预期的时间点时发出这一信号,将影响市场走势。

  也有专家认为,条例的落地标志着政策的加速推进。虽然楼市已经有一年时间消化,但对于部分高端住宅来说,这一政策依然是利空。

   “以人查房”能行不?

  此前外界将“以人查房”作为不动产登记的主要看点,认为一旦执行,官员瞒报登记资产信息等情况将被刹车。但现在看来,“以人查房”短期内并不能实现。

  参与起草该条例的专家表示,“以人查房”并不被允许,等不动产登记落实后,查询不动产相关信息仍会通过地址来查询。

  所谓“以人查房”是指用姓名查询的方式获得他人的房产信息,是查询方式的一种。

  目前,普通市民用于房产交易时的房屋信息调查,主要采取向相关部门告知物业地址的方式查询等。如可“凭姓名查房”,就可以迅速查到某人名下所有不动产信息。

  此外,《暂行条例》并未规定查询方式。

  参与起草不动产登记条例的专家告诉记者,未来还会有更加详细的细则进行完善。但从查询方式来看,“以人查房”并不被允许,等不动产登记落实后,查询不动产相关信息仍会通过地址来查询。

  张大伟还表示,《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短期看虽明确不得随意查询,但这一条例的标志性意义依然非常大。

   买完房必须登记?

  除了查询受限外,有关专家也指出,目前不动产登记并非强制。如果有人收受贿赂的房屋后不拿来交易,完全可以不办登记。就算办登记,也可以登记在他人名下,或违法取得多个证件来办理登记。这种情况下,单靠一个统一登记制度很难实现反腐目标。

  华商晨报华商响网记者王蕾

  综合新华人民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
想发财动起歪脑筋 男子获刑
  从网上四处搜集下载淫秽视频存在网盘上,Syd.Com.Cn
高校毕业生县域就业房补最高6万
  沈阳市对在县域内就业创业的全日制博士、硕士和学Syd.Com.Cn
辽博下月全面开馆 四个专题展将饱您眼福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朱柏玲报道辽宁省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