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力量

10.05.2017  10:46

  沈城大地一夜入夏,万物生长如火如荼,幸福沈阳共同缔造试点踏步迈入“共建”阶段,一个个共缔项目在社区大院里萌芽破土。

  何为共建?以社区居民为主体,共同建设宜人的场所空间,这一过程,就是“共建”。

  建筑学家吴良镛先生认为,创造有序空间与宜居环境是治国安邦的重要手段,而美好环境建设的出发点是关心人。

  “共建”的核心仍是人,仍是社区百姓。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反映人的需求,凝聚人的智慧,培育人的互动,增进人的认同,是我们一直探索的课题。发动群众、带动群众,不仅仅体现在“共谋”上,更要贯穿整个共同缔造的全过程,百姓参与是共同缔造的主旋律。

  本期特刊,我们重点深入了若干个具有典型特色的样本社区,挖掘他们在共缔过程中面临的核心问题。

  对于人员复杂、人口众多的超大型社区,在共建中继续共谋、持续走访和发动,不断细化完善共建方案,形成一种有效模式。

  对于历史超过20年的老旧小区,征集近千条建议,改造一条老路,对接社会组织优化养老便民服务,大幅提升居民幸福感。

  对于雷锋精神底蕴浓厚的示范社区,通过集思广益成立“雷锋教室”,建设“雷锋驿站”,使共同精神深入人心。

  对于地处金廊核心的高端社区,通过寻找社区能人、深入挖掘社区资源,培养居民共同兴趣,进一步凝聚缔造合力。

  对于退休人员众多,办事需求量大的样本社区,将社区原有职能进行梳理缩减,为社区减负,探索行政权力全面下放,前置办事服务,最大程度便民。

  对于具有民俗特色的村落,依托历史风貌进行整体改造,打造“吃住玩购”产业链,形成特色鲜明的“民俗体验村”。

  对于没有物业管理的散体楼小区,通过建立丰富的民间社团,让每个居民在社区里找到“圈子”,引导居民以组织化方式参与社区建设。

  通过对样本社区的剖解和探讨,我们发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并非只是单纯的物质空间建设,更是抛却浮于表面的奢华,追求实实在在的幸福。

  这些具体的、可感的幸福,既包括房前屋后的改变,也包括服务质量的提升,更蕴含邻里关系的和谐,这些幸福元素汇聚在一起,让人们有动力为之凝心聚力,共谋共建。

  而样本的力量,就在于通过一次次的求索、创新、突破,找到幸福沈阳共同缔造行动适用于不同类型社区的有效路径。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