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晚报】桓仁模式:养一方山水富一方百姓

04.06.2015  13:13
  6月3日上午,在桓仁满族自治县由国有林场转型而来的枫林谷森林公园,49岁的赵尊强和几位同事正在清理树上的枯枝。这些昔日的“伐木工”,如今已经转型为景区“服务员”、“护林员”。由“卖木材”变为“卖景观”,在国有林场干了十多年的“赵尊强们”,与林场一起,走上了“不砍树也能富”的生存与发展之路。
  由和平林场场长转任景区总经理的宋春海告诉记者,“去年枫林谷景区开业第一年就接待了十多万名游客,营业收入500多万元,今年收入能达到1000万元。
  国有林场改革,仅仅是桓仁生态经济发展道路上的一个片段。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既要守住大山,更要走出大山。”近20年,桓仁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这一发展思路,“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任干给一任看”、“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历届领导班子不折不扣地接力,走出了一条印有桓仁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
  20年前,桓仁头顶“”字。矿产资源不多,百姓要吃饭,向身边的山林要饭吃,成了桓仁人比较实际、快捷的办法。
  那时,人们的生态意识还不强。采伐林木、毁林开荒、毁林栽参,一些人靠此鼓起自己的腰包。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树少了,河少了,以往清水长流的河道,也出现了断流。
  怎能让家园日益破败?靠啃老祖宗的家底怎能长期存活?桓仁县委、县政府再次提出“向山林要饭吃”,但这一次不是毁林伐林,而是顶着压力,向生态资源要“红利”。
  “封山育林强生态、灶王口中夺青山”,1996年,桓仁率先在全省大力实施封山育林,加强生态资源的培育、保护和开发利用。
  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刀阔斧地砍掉破坏环境的绒山羊放养、柞蚕养殖、园参种植、木材加工等产业,倡导发展生态种养方式。种桑养蚕、林下种参,模拟人参、蚕的自然生长环境,在“原生态”中发展产业。
  生态与富裕渐渐地连在了一起,农民慢慢有了生态意识。
  立足“八山一水”做生态文章,走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实现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桓仁县委、县政府班子的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
  近20年,7部生态条例、60多个生态重点规划相继出台。
  大力实施水源地生态工程,结合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生态河道建设等工作,进一步保护生态,改善水质;重点实施节能减排工程,关闭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小造纸、小冶炼、小煤窑、小矿山、小采石“五小”企业,发展生态工业;优化农业产业,积极推广生态种养方式,选树了10个“一村一品”产业专业村,大力发展“一棵参、一品酒、一粒米、一只蛙、一尾鱼”绿色食品“五个一”工程……桓仁的山绿了,水清了。如今地表水和地下水均达到二类水质标准,空气中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达到5000个,拥有全省最高的森林覆盖率。
  走生态发展之路,让桓仁人收获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黑沟乡黑沟村车道岭。茂密的落叶松林里,一株株人参长势旺盛。61岁的崔国田告诉记者,“我看护这片林下参已经14年了,不能让任何人砍伐一棵树,我这里的人参要长到17岁才能卖。”粗略估算了一下,按照林下参目前的行情,三年后,这片30亩林地的10万株人参可卖到上千万元。
  保护原生态,桓仁的经济力量增强了:葡萄酒及健康食品、包装印刷、机械加工、现代制药、绿色能源、特色旅游等生态产业快速发展。台湾龙盟来了、北京同仁堂和鹤年堂来了,天津天士力和王朝来了,山东张裕来了……众多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桓仁,开启了工业经济发展的崭新局面。
  原生态发展,农民富了:葡萄、禽业、山参、林果、水产品、优质米等生态农业产业稳步推进。据统计,全县林下参保护地已达59万亩,山参年产值30亿元左右。林蛙养殖面积达300万亩,年产值5亿元左右。以红松为主的干坚果经济林面积99.5万亩,年产值近7亿元。以葡萄为主的酿酒原料种植基地发展到7万亩,优质稻米基地发展到10万亩,有机鱼养殖面积发展到13万亩。
  曾经封闭的桓仁,对外影响力扩大了:全省最大的水库桓龙湖、世界文化遗产地五女山、林下参、冰葡萄酒……成为全国游客游览的热点。
  10年前,县委书记蒲信子刚到桓仁任职时,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仅有1.36亿元,而今,已经达到15亿元之多。10年间增长了十几倍。
  青山绿水中走出了一个别样的桓仁:今年前4个月仅葡萄酒及健康产业就实现产值40亿元。而据2014年的统计数据,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82亿元,同比增长8.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15.4亿元,同比增长3.5%;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1.28万元,同比增长12.5%。
  数字的背后,显现出的是桓仁上下多年来生态经济厚积薄发、持续恒久的发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