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不仅是技术活儿

14.04.2016  12:56
    又到了植树造林的好时节。单位组织一批人,或者是和几个好朋友,带上树苗,扛上铁锹,找个山坡,挖个坑把树栽好,培好土浇好水,然后就可以坐等绿树成荫了。

如果您这么想,那么未免把植树看得太简单了。实际上,植树不仅是技术活儿,更是科学。

植树讲究因时因地,不同的土壤,不同的气候条件,要求的树种也不一样。以前北京植树,经常是从山西、河北选苗。山地的苗拉到平原来栽,阴坡到阳坡,高海拔到了低海拔,这些树也许可以存活下来,但会很虚弱,日后难以成材。另外,由于树种单一,非常容易发生病虫害,一传染就是一大片。更为严重的是火灾隐患,像松树这类分泌油脂的树木,如果成片种植,极易“火烧连营”。

更让人担忧的是,有些热情的造林行动已经不是种多少树有多少能存活的问题,而是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某地大造林,要把所有的山地进行改造,这些山地上原本长着各种灌木丛,植物种类多样,虫子和鸟乐在其中。改造后种上了高大的刺槐树,灌木丛没了,各种小型植物也被清理,结果造成土壤板结,环境反而恶化了。原因很简单,这样的荒山坡,最好的选择就是灌木丛和草本植物,虽然不好看,但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

实际上,作为治理PM2.5的8项措施之一,在2015年年底,经过4年的努力,北京市平原百万亩造林工程建设任务已经全面完成,共造林105万亩,植树5400多万株,目的就是改善北京的生态环境,提高市民幸福指数,

据了解,这一次的植树造林工程不仅规模大、投资多,在树种的选择上也更加科学。过去树种比较单一,最常见的就是杨树,被戏称为“平原杨家将”。而这一次的造林工程选用了100多种滞尘效果好、碳汇作用明显的乡土树种,比如国槐、银杏等。和外来树种相比,这些乡土树种因为经过成千上万年的自然选择,更加适合北京本地的气候条件,节水、耐旱、抗寒,不容易发生病虫害。而且,以乡土树种为主体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比较稳定,后期的管护成本也会比较低。

除了种这些大树、好树以外,在植物的配置上还讲究针阔混交、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也就是说,各种各样的乔木要有,灌木要有,地被植物也要有,就像是大自然自己孕育出来的森林一样。乔灌草相结合又被称为“复层种植”,就是上层是大乔木,中层是小乔木和灌木,下层是地被植物。与纯草地或者是纯树林相比,这种复层种植方式的绿量更大,植物群落更稳定健康,景观更富有层次,并且在降尘、释放氧气、涵养水源等方面能发挥更大的功效。

植树不是去向大自然表决心,也没有必要一哄而上。如果还没有掌握植树的知识,可以不去植树而去护树。比如就近参与爱绿护绿活动、养护门前绿化、加入绿化义工,还可以义务养树、出资认养等,同样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