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 无私奉献的楷模——记妇女儿童之家家长姚俊莲

21.11.2014  16:02
  姚俊莲,是北镇市正安镇正二村的村民。出生于1968年,1983年开始在小学部先后做学前教育工作,担任班主任。2007年下岗(聘请代课教师),现担任正二村妇女儿童之家家长。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1988年,22岁的姚俊莲带着女孩的纯真走进了这个家庭,婚后生下一儿一女,是一个上有公婆,下有儿女的大家庭。25个春夏秋冬,她默默地为这个家庭任劳任怨地奉献着,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2007年,生活在一起的公公突然患脑出血,导致语言不清,半身不遂。为了让公公早日康复,每天不论有多忙,姚俊莲都要扶着公公在屋子里、院里练习走路。后来,病情加重,彻底瘫痪,卧床不起,一病就是几年,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人都有老的那一天,作为晚辈必须真心地付出。她每天按时给公公喂饭,喂水、喂药、洗洗涮涮,由于长时间的卧床,慢慢地身上也长了些褥疮,姚俊莲是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以后不能让他老人家再受的病痛,于是就想办法劝说、找偏方、按时敷药,精心伺候,功夫不负有心人,不长时间褥疮彻底治愈了,老人逢人便说“有好儿子不如有个好儿媳”,公公病逝后,好长跪在公公灵前,声音鸣咽,“公公我想让你多活几年,我没伺候好你呀”。按照老人留下的意愿,操办了后事,安葬了老人。事后,她又怕年迈八旬的婆婆孤单寂寞给老人买了新彩电,有时间还给好讲一些外面的新闻、笑话说给她听,逗她开心,哄她高兴,婆婆眼睛花,又买了老花镜,滴眼液给她治疗眼病,每天都让婆婆吃上可口的饭菜,居住环境冬暖夏凉,衣服随着季节的变化进行更换,里里外外干干净净。如今,她老人家还是那样,身体倍棒,精神舒畅,看到儿孙满堂,笑容满面。

  每个女人在一生中处于女儿、妻子、母亲多重角色之中,俗话说做人难,做女人难,做一个好女人难上加难,这其中妈妈这个角色最辛苦、最重要,妈妈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是孩子们的榜样,妈妈教育观的正确与错误直接影响家庭的稳定和下一代的成长。所以,姚俊莲就以多个方面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今,她的大女儿冰冰已经顺利的大学毕业了,走向了工作岗位,小儿子宁宁也技校毕业走入社会,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姐弟俩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快活的生活,用真心交朋友,用爱心懂礼仪,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丈夫下岗后,与她共同担当了留守儿童之家家长的重任,使那些外出的年轻夫妻安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即便选择了就无悔前行,夫妻俩起早贪晚,不怕脏和累,尽一切所能带好每一个孩子。在这些孩子当中,有五个是离异单亲家庭,有两个是智障儿童,剩下的是夫妻双双外出的亲情饥饿型的,视孩子为己生,精心照顾,由于孩子年龄小,大小便有的都不会自理,姚俊莲就不厌其烦,把屎把尿,有时不注意,孩子的肚子坏了,把大小便便到裤子里,她就及时地把备用的换上,再把脏的裤子清洗干净,为了让这些孩子在我这里找到家一般的感觉,父母般的关爱,就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扩建了活动室,增添了游乐器材、购买一些小型的玩具、图书;小孩子们喜欢唱歌、说童谣,我就自编舞蹈、童谣,还为孩子们购置了一台高清网络液晶电视,挑选了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动画片、童话故事、碟带等,让他们选时欣赏、让他们聆听,让孩子们每天来到这里都是开心快乐的。春节前夕,父母回来探望,看到孩子的变化喜出望外,紧紧握住我的手说“孩子交给大姐你,我倒是一百个放心”,尽管岁月给了我满脸的皱纹,都夺不走我眼中的睿智和善良;尽管岁月给了我满头的白发,却挡不住我把灵巧的双手伸给我需要帮助的人。

  孝老爱亲助他人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姚俊莲现在做的其实都是生活是一点一滴的小事,平凡事。但正是这种勤劳俭朴,热情善良、尊老爱幼传统美德,引导和教育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继续传承这样温暖世间的正能量,让友谊之花开得更加绚烂,让迷人的芳香充实精神世界,让自己、家庭、世界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