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新政首周沈成交环跌三成
本报讯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主任记者胡海林报道 楼市“330新政”实施满周,最新数据显示沈阳商品住房新政首周成交环比降三成,表明新政效应尚未显现。
新峰地产咨询数据显示,上周(3月30日至4月5日)沈阳商品住宅销量出现回落,销售面积环比跌29.28%。但在清明小长假三天,商品住宅销量出现变化,仅三天备案面积达8万余平。
新政点燃开发商热情
“责任房企一周不涨价”、“36小时限时不涨价”……随着“330新政”落地,不少开发商吃准了购房者怕涨价的心理,大打价格战和心理战。这些营销手段的变化,加上新政的催化,的确吸引了更多的看房人。
于洪新城一项目在祭出限时一周不涨价后,前来看房的人明显增多。销售顾问小陈表示,新政出台的时间点非常好,正好是春季楼市的开启时,政策的效果远远超过项目自己宣传的效果,每天接待客户能比3月时多出三成以上。
而浑南一项目表示,4月份调价每平方米200至400元,是项目原定计划与新政无关,但新政的出台,使自己的涨价理由更具有市场接受度。该项目人士表示,新政加上春季旺市两重利好叠加,4月份成交量会较去年同期有明显增长。
尽管钟鹏并没有在楼盘留有联系方式,短短的几天内,他几乎每天都接到不同楼盘打来的电话,询问其近期是否有置业计划。在他看来,开发商借政策利好加大了推销力度。
看房人增加出手冷静
新峰地产数据显示,新政后首周,沈阳商品住宅成交环比不涨反降,某种程度表明,与开发商的热情营销相比,买房人的冷静理性占了上风。
就是否买房问题,28岁的小张和丈夫最近分歧很大。因为想改善家里的住房,丈夫的意见是借着现在政策出台房价还未大涨时,应该及时出手买房,而她的意见则是“再等等看”。
沈阳国际会展中心附近一楼盘营销总监刘先生说,近期看房的客户明显增多,但出手购买的客户与前期相差不大。一方面是政策出台过频,导致观望情绪上升;另一方面涉及二套房贷,银行方面执行新政尚未完全到位,尤其是利率定价不明朗,客户只能被动等等看。
尤其是清明节,各楼盘明显感受到看房人增长的热情。仅从三天的成交量来看,以及春季房交会临近,新政落地第二周成交有望明显提升。
二手房或分流部分客户
“330新政”刚一落地,沈城部分楼盘已放出“涨价”的声音,未来房价会不会因新政而出现2009年那样报复性的反弹,显然成为不少买房人关注的问题。
在香港联祥置业总经理杜宏鹏看来,新政对改善二套房的利好,事实上被部分开发商采用垫首付等形式透支。另外,二手房交易成本的降低,使二手房交易活跃,也会分流部分商品房的客户。
而易居研究院提供的数据表明,沈阳作为二线城市,最近的两年来商品住宅库存量一直处于高位,在全国基本处于第二的地位,去化周期高于供应量反而更小的上北广等一线城市,加快去化仍是不少开发商面临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