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汗王宫到大帅府 志愿者穿越300年沈阳(图)

12.06.2016  20:41
-->

  汗王宫、城隍庙、中心庙、故宫、东三省总督府、张氏帅府,细雨中,志愿者行走在一段跨越了300年的沈阳城市历史之中。一幅幅画卷或展现在志愿者们的眼前,或浮现在脑海,他们忽而惊叹,忽而叹息。原来,沈阳曾经有过那么多华丽的历史,沈阳曾经有过那么多光荣与骄傲。

  昨日,由沈阳晚报、沈阳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的,2016年文化遗产日活动之一“盛京往事,梦回汗宫——公众考古带你穿越盛京”活动,在中街汗王宫遗址启动。志愿者们行走在盛京方城之内,在专家的带领下,欣赏沈阳地上地下丰富的“盛京文化遗产”。

   汗王宫规制简陋

  遗址9月将开放

  汗王宫静静地躺在一片钢筋水泥之间,历史变迁,当时的高台,现在成了地下室一般的存在。但身为一代王朝的起点,汗王宫自然有着自己的骄傲和矜持。今年9月,这里就将整修完毕,正式向社会各界开放。

  与中原王朝不同的是,汗王宫和沈阳故宫的建筑,都采用了宫比殿高的设计。以两进院子的汗王宫为例,作为努尔哈赤居所的后进院子,就坐落在一座小小的台地上,明显高于办公的前进院子。

  “这和满族的生活习惯有关,满族人传统都居住在山上,因此在选择宫殿的时候,也都会选择在高处。这和中原汉族的建筑习惯不同。”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赵晓刚向志愿者们介绍说。

  “而且从汗王宫的规制来看,当初努尔哈赤在建设这里的时候,还没有称帝的野心,还是将自己作为一个‘汗’来进行设计建设。而且汗王宫建设时,后金的国力有限,建设用的砖,基本上是在明代建筑上拆卸下来的,甚至还有汉代墓砖。”赵晓刚说。

   11座王府成过往

  外城城墙不再有

  走出汗王宫,沿着通天街一路向南,浓缩了沈阳城从盛京到奉天的300年历史。

  如今中街步行街北一栋巨大的商业综合体,曾经是大清朝的“都城隍庙”。而在整个中街周边区域,在大清初年曾经有11座大清王府,而现在早已经全无踪影。

  每走到一地,就有志愿者掏出携带的巨幅照片,比对着街旁的商业综合体,说:“看,这里之前曾经是睿亲王府……”

  在沈阳故宫墙外,有专家不无遗憾地告诉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沈阳皇城和方城的城墙都还在,可惜就是外城的城墙都残破了。沈阳是大清的陪都,但是现在只有两道城墙,没有外城墙。没有这第三道城墙,就称不上是都城了啊!”

  从汗王宫的两进院落,到沈阳故宫的硬山脊宫殿,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制,在清朝依然是主流,代表着曾经一统中国的封建王朝的辉煌和强大。

  但是,过了故宫再向南行,无论是东三省总督府还是大帅府,建筑却都是充满浓郁西方建筑特色的小楼。虽然一样的美轮美奂,但不得不说,其还是体现出了中国建筑的没落,是传统的断绝,是国家的衰败。一路行来,这300多年的历史,有时令人骄傲,有时令人遗憾。

沈阳市和平区打造沈水之阳文旅创意产业带
  6月6日,在和平区文旅局指导下,辽宁频道
沈阳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6月11日开幕
  辽沈晚报记者王琳报道 沈阳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开辽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