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的前世今生

28.03.2016  11:13
    有这样一个说法,当英国人在一起时,总喜欢谈论天气,尤其是陌生人之间。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个话题无伤大雅,既不涉及个人隐私,又可以很好地打破尴尬,同时“天气”确实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嘿,你觉得一会儿会下雨吗,先生?”“我猜不会,我没看到乌云。”“得了吧,有乌云您也看不见,都让这该死的雾挡住了。

于是我们假想中的两位绅士,可能又要把话题转移到关于伦敦雾的成因上——尤其是人为的,名为“污染”的那一部分。事实上,任何公共话题的讨论,总是要与谈话者自身相关。谈天气也好,环境及污染也罢,都是出于某种前瞻性的忧虑。可是,人的观念总是随着时代发展而改变,污染的含义,其实也在因时而变。

《发明污染》是美国历史学家、环境学者彼得·索尔谢姆以环境污染为主题的观念史作品。作品以英国为例,系统地考察了这个工业革命的先导国家在面对环境问题时,公共话语层面对污染的讨论、界定与转变。

有关观念转变的具体原因是本书讨论的重点。事实上,污染造成的后果人所共见,但它的起因究竟为何,人们的判断往往会受到认知水准的影响。譬如工业革命以前,甚至没人意识到烟囱里释放的滚滚浓烟“是个问题”。那时人们认为,“污染”的罪魁祸首,是动植物尸体腐烂释放出无色有毒气体——瘴气,人只要远离自然,便可以远离其他生物带来的“污秽之物”。而对于人类制造的煤烟,其中的碳和硫是有消毒作用的——越多的煤烟,意味着“越环保”。

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人类对于煤炭的需求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煤被利用,空气质量也随之下降,空气污染的天数也不断增加。尤其是工人们和工厂附近居民糟糕的健康状况,使人们开始将污染的要因与原本被认为“清洁、有益”的煤烟联系到了一起。在此期间,医学的发展也为人们认知上的“拨乱反正”提供了条件。人们开始消减对大自然的偏见,“逃离城市”成了养尊处优者们下一步的动向。

尽管如此,关于污染,人们依旧众说纷纭。工业化所导致的污染,究竟是不可避免的无妄之灾,还是可以通过技术得到消解的白璧微瑕,是人们至今仍在争论的焦点。导致分歧的原因,除了认知上的差异,也掺杂进了其他因素,如利益或者“原教旨式的信仰”——对技术的排斥。和大多数人类参与的事件一样,“傲慢与偏见”充斥在有关环境的讨论中,而真正有意义结论的达成,似乎还有着遥不可及的距离。

作为一本挖掘公众话语对某一领域所产生的具体影响的作品,《发明污染》一书最出色之处,在于作者可以将自己的旁征博引进行相对系统的组织,并且得出一个颇有价值的研究方向——所谓污染,并不仅仅是客观层面对环境的破坏,其中的主观因素同样不可忽视。很多时候,令人触目惊心的并不是已经无法挽回的环境破坏,而是这种破坏竟然会被熟视无睹。

谁破坏,谁治理。污染由人定义,无论是开始还是最后,它都必将作用于人类自身。当我们讨论污染时,请务必记得那最基本的事实——它所指的,涵盖了所有不必要的,对人、对生物造成创伤的物质或具体行为。而解决它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的环境以及更好的生活。除此之外,别无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