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北新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

29.11.2017  06:21

  北国网讯(记者 刘祉杉)11月28日上午,沈阳市沈北新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沈北新区会展中心开幕。开幕大会上,沈北新区代区长刘树敏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刘树敏在报告中回顾了过去五年沈北新区的政府工作,在五年中,沈北新区建立了蒲河生态经济带、辽河旅游景观带及沈康现代农业示范带,投入16亿元,新建及改造道路676公里,城市公交线路达到27条,新增站点280个,新开通微公交线路15条,并使“八横十纵”大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地铁2号线通达沈北,大幅提升了沈北的城市承载力。

  此外,在过去的五年里,沈北新区累计引进项目637个,279个重大项目相继投产运营,依托沈北大学城优势,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46项,并实现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70%。与此同时,累计完成65个行政村宜居乡村建设、1.2万户棚户区(城中村)改造、29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及103万平方米“暖房子”工程。

  刘树敏表示,在过去的五年里,沈北新区累计实现城乡实名制就业6.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投入4.9亿元为9000余名失地农民办理了养老保障,统一城乡低保标准并提高到每人每月680元,居全市首位,累计发放各类救助优抚资金1.6亿元,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2017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实现38007元,五年年均增幅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实现17736元,五年年均增幅达到7.5%。

  为解决幼儿园入园难问题,沈北新区累计投入10.6亿元,新建学校及幼儿园7所,改扩建项目10个,引入雨田实验中学、市七中分校等6所优质学校,省实验学校和朝阳一校分校投入使用,与沈师大、沈阳大学合作组建了6所附属学校,成立了新兴中学等4个教育集团,使沈北的教育更加公平优质。

  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沈北新区成立7个产业园区、27个城市大社区和119个农村社区服务站,下放52项职能权限、下沉700余名机关人员,打通了服务企业和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成立全国首个县区级行政审批服务局,并投资5000万元启动智慧政务平台建设。

  刘树敏指出,今后五年,是沈北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五年。到2022年,沈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0亿元,三次产业比重达到5:60:35,其中新兴工业占比达到40%以上;到2022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实现100%,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65天;到2022年,沈北新区的就业、教育、文化、卫生、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达到沈阳市主城区水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3500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500元。

  刘树敏强调,2018年,全区生产总值预期增幅将达到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10%,固定资产投资增幅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8%,税收收入增幅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7.5%。

  刘树敏在报告中指出,在2018年沈北新区要着力提高就业保障水平,实现就业困难人员100%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下;着力提高教育优质水平,确保文艺二小沈北分校、雨田实验学校及4所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七中沈北分校、清华万博、道义二小完成主体工程;着力提升医疗质量,发挥盛京医院沈北院区、维康医院、沈阳煤业集团总医院、区中心医院等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沈北医院、权健肿瘤医院建设;着力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启动建设沈北规划展示馆和档案馆,做好锡伯族博物馆运营管理;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完成1900户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并继续实施57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和51万平方米“暖房子”工程;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京哈高铁盛京站、地铁4号线北延线、黄河大街快速路、沈康高速连接线等重大工程,进一步优化交通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