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多家投资担保公司老板失联风波后行业调查

04.12.2014  12:15

  【北国网、辽沈晚报讯】首席记者杨宝顶报道 沈城部分投资管理公司陷入“老板失联”、投资人“挤兑”风波,沈阳警方刑拘38名犯罪嫌疑人。这些人身处老板、财务人员岗位,被指涉嫌“集资诈骗”犯罪。

  受“风波”影响,沈城部分此类公司经营也陷入迟滞。

  在上述背景下,沈阳市和平区文萃路上,一家投资管理公司昨日显得“另类”,它正在装修、准备开业,这种逆势而为的做法也引来路人疑惑,“投资管理公司出了这么多事,怎么还有要开业的?”

  行业该往何处去?这类公司咋发展?面对疑问,多位业内人士昨日称,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他们都没有回避现实问题表示,“投资人的信任度降低了;有的公司违规、违法经营,‘一条鱼搅了一锅腥’,这种风险还在。”

   新公司负责人:洗牌后对手少了

  昨日上午11时许,和平区文萃路上,“中金亿信(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正在装修。公司相关负责人孙先生称,公司装修后筹备开业,具体时机未定。

  对于此前的“风波”,他并不讳言。他说,公司总部在北京,来沈阳调研市场时,已注意到部分“伊川籍”投资管理公司出了“状况”。“现在出现的是一种乱象,洗牌和整顿是不可避免的了,但对于新进入行业的公司来讲,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好事,竞争对手反而少了。”

  孙先生说,公司未来会着手打造一个中间平台,把有资金需求的小微企业和社会闲散资金对接起来。“我们会对这些借款企业进行审慎的核实、考察;资金的流向会向业务人员、投资人交代清楚;规避风险,借款方提供抵押物也是不可少的。”孙先生说,对于业内广泛存在的“资金池”现象,该公司不会触碰。“如果有100万的资金需求,我们不会筹集101万,多出的1万元是需要付息的,是没有‘出口’的,这种行为会杜绝。”

   争论:放弃“P2B”?启动“P2P”?

  此次“风波”过后,沈城投资管理公司走向何处?

  多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转型成了必然,“P2P”运营模式,被孙先生等多人提及。

  “P2P”模式,是相对“P2B”模式而言的。

  “P2P”,是英文说法“PEER TO PEER(个人对个人)”的缩写。行业人士介绍,这种融资服务模式的内涵是,“有资金并且有理财投资想法的个人,通过中介机构牵线搭桥,将资金贷给其他有借款需求的人。”

  而此前,沈城很多投资管理公司曝出“状况”,被业内人士看作是另一种模式——“P2B”弊端的暴露。“P2B”是指“person-to-business”,是个人对(非金融机构)企业的一种贷款模式。

  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此前调查发现,很多“伊川籍”的借款方(“P2B”模式中的“B”方),实际经营已停滞甚至从未对外借款。

  这种“P2B”的模式,一度是很多投资管理公司的“主项”。在“B”方状况涉嫌造假的这种前提下,这一模式的漏洞随即显现。

  焦点:投资人信任度成障碍

  从“P2B”转向“P2P”,投资管理公司便会迎来春天吗?有业内人士对此泼冷水。

  他们指出,两种模式都离不开投资人的认同。而现今的状况是,这种“原本很美好”的认同感、信任感被打破。

  辽宁融昌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洪某(化名)(该公司目前被曝关门,老板失联):投资人的信任感没有了,再说,P2P需要很长的市场培育期,难度很大,我觉得这样的模式经营不下去。

  中金亿信(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负责人孙先生表示:老百姓不信任了,还需要引导,加大市场宣传才行。

  更有经营者认为,两种模式都没有本质问题,但不排除有的公司违规、甚至违法操作,这是难以排除的“漏洞”,“一条鱼搅了一锅腥,这种风险时刻存在,或许加大监管、用有效制度约束才能防范。”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