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河区综合监管平台上线 4600部电梯维修记录实时上传

04.01.2017  14:02

  本报讯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首席记者王莹报道 今年起,沈河区4600余部电梯每半个月一次的维保,将做到维保信息、照片实时上传,有望大大降低电梯事故率。同时,沈河区内16家大型商超已经实现了预包装商品信息的全录入,做到食品可追溯。

  昨日,沈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罗峥介绍,借助大数据和信息化,整合了20多个业务线的数字化监管平台已开始试运营,该平台将成为监管指挥调度中心、投诉举报派遣中心、数字化监管大数据中心,并兼顾十二个子系统,如食品可追溯系统、落实特种设备主体责任、食品快检云分析和“双随机、一公开”等等。对于市民来说,该平台也将带来生活的一些变化。

  目前,该平台上已设置了食品可追溯系统,通过录入大型商超和农贸市场的预包装商品信息,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库,这一系统已覆盖了沈河区16家大型商超和农贸市场。录入的信息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供货商等等,真正做到商品的来源可查询。工作人员介绍,每个商超的预包装商品在50万件左右,录入后,消费者可通过沈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官方网站进行一键查询,输入商品名称,信息一目了然。在发生任何食品安全事件时,可以查询到食品的来源。

  同时,在特种设备监管方面也有所突破,尤其是针对电梯维保。按照规定,电梯的维修保养应该每半个月一次,此前对维保人员的监管更多靠其自觉。在该数字化平台开通后,与电梯维保系统进行了联网,每名维保人员进行电梯维保时,都需要拍摄维保操作的照片,不但要拍摄到维修保养电梯的关键部位,还需有维保更换零件等的维保单。做到让电梯维保真实有效,有望大大降低电梯的事故率。据介绍,现在沈河区已有500台电梯在维保时试运行了该平台,计划在今年底前全区的4600余台电梯可全部实现。

  依托综合监管平台,还将实现“一站式”解决投诉举报。具体做法是将12315、12331、12365平台及沈河区民生诉求热线、区门户网站投诉、微信投诉等投诉渠道进行业务和网络整合,建立全科式投诉举报中心。通过投诉举报中心统一登记受理,处理完成后再将结果反馈到投诉举报中心。由中心对案件进行统一评价、统一公示,形成市场主体投诉举报的信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