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七中五学子领衔辽宁战队

12.08.2015  07:51

  8月14日19时30分,2015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复赛第五场将在央视科教频道开赛,辽宁、河北、广西、台湾四支代表队将登场亮相。记者昨日获悉,今年代表辽宁参赛的5位选手都来自沈阳市第七中学,其中包括以零失误的优异战绩晋级全国总决赛的林楚乔同学。根据赛前的课标测试成绩,河北队暂时排名第一,广西队位居次席,辽宁队与台湾队则分列三、四位。辽宁队的5位选手都有哪些特点?他们能否化身黑马腾空出世?一切都令人十分期待。

  林楚乔:家有一面生字墙

  擅长古典吉他的林楚乔曾获得过全国吉他比赛金奖,他喜欢把学汉字与自己练习古典吉他作类比,认为过程越难,完成后就越有成就感。林楚乔学习成绩经常是年级第一名,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全能学霸。

  从三岁识字起,遇到不会的字词,林楚乔就会将汉字、读音、释义一并写在纸上放到醒目的位置,每天都要看几眼加强记忆。日积月累,他家就有了一面生字墙。当记者问及林楚乔对自己的评价时,他的回答是“积极阳光,对知识感兴趣的一个正常人”。

  赵海帆:用形象记忆法学汉字

  满族小姑娘赵海帆多才多艺,擅长钢琴、古筝和书法。她说学习艺术是为了陶冶情操,学习汉字也是如此,能够提升自己的知识和修养。

  喜欢阅读的她,常用形象记忆法学习汉字,比如“丱”(guàn),很像两支向上的犄角,生动形象,很容易记住。她特别关注和擅长食物类的名词,比如“馎饦”(bōtuō),是古代的一种食物。赵海帆最喜欢的汉字是出自南汉时期的“龑”(yǎn)。这个字寓意飞龙在天,她觉得这是中国人都应具备的进取精神。

  邹喜同:因为宋词爱上汉字

  邹喜同个性活泼,是团队里的开心果。他酷爱古典音乐,曾获得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钢琴考级九级证书,并在辽宁大剧院音乐会上进行独奏,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钢琴家。

  偶然看到的一本宋词让邹喜同迷上了古代诗词,同时也爱上了汉字,通过诗词他不仅积累了知识,还可以徜徉在中国古人的精神世界,让自己感到内心充盈。

  路宜蕾:遇到有趣的词就想画下来

  路宜蕾自称是个喜欢绘画的吃货,平时看到一些有趣的字词也想要画下来。比如“涸辙之鲋(fù)”,她会画一条鱼在河里翻腾,通过画面能帮助自己记忆这个成语。

  因为对历史和古典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路宜蕾喜欢去有人文的景观的地方旅行。她梦想成为一名考古学家,用自己的双手去挖掘中华历史中湮没的文明。

  孙浩轶:尤爱国学典籍和诗词

  性格内敛的孙浩轶学习成绩一直是班级第一,他喜欢阅读,尤爱诗词和国学典籍。孙浩轶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商鞅,喜欢他依法治国的思想,尤其是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商君书》。

  本周五晚上,20位选手将一争高下,辽宁队五小将会有怎样的表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王若若、叶青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