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业内人士曝行业症结"地下银行"

27.11.2014  12:41

  新闻到底:《铁西多家担保公司遭投资人堵门》譿訛新闻闪回:近日,沈城多家投资担保公司法人失联,被投资人堵门。投资公司老板中很多是河南伊川人,有人已被列为“网逃”。 “伊川籍”投资担保公司曾在国内多地曝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这一“风波”让整个行业面临信任危机。

  老板跑路、关门谢客、客流减少……在沈城众多一、二级马路边,“装修豪华”的投资担保(管理)行业正在经历这些。

  牵涉其中的公司会向哪里走?“投资”的叔叔、阿姨们能否要回血汗钱?他们的“理财”之路怎样走下去?……北国网、辽沈晚报采访多名业内人士寻求答案。

  北国网、辽沈晚报推出系列报道后,沈阳市总商会金融服务业商会已发布《行业自律经营倡议书》,呼吁企业“着力提升风险控制能力和水平,做到诚信经营、合规经营。 ”

   “盈利模式”引发行业争论

  “有企业借钱,有公司担保,我投资赚点利息,正好够生活费。”在很多“投资”的叔叔、阿姨眼中,投资方、中间方(投资担保或投资管理公司)、借款方的“三方关系”很简单,这种让三方都受益的“盈利模式”很不错。

   但业内人士对这种“盈利模式”看法不一致。

  某投资公司总经理称,部分“伊川籍”投资公司曝出“状况”,“重创”了这种“盈利模式”的可信度,很多公司原本想借助这一模式继续发展民间借贷,如今遭遇窘境,“这种模式挺好的,借款企业有资金需求,社会有闲散资金,对接起来不是很好吗?现在,很多人不敢投资了。”

  另一位经理则认为,按目前的趋势看,这种经营模式有打“擦边球”的嫌疑,“这块儿的监管稍显空白。说不定哪天还在这么经营着,突然被叫停,甚至被扣上违法违规的帽子。”

  最为“严苛”的观点,是认为这种模式风险颇大,已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把那些老人的资金吸纳进来,他们不是专业投资人,有承担投资风险的能力吗?”该人士认为,这种模式该被“叫停”了。

   躲不开的症结:“资金池”

  多位业内人士共同提及了一个词汇:“资金池”。通俗地举例,“资金池”就是这样形成:借款方需要100万借款,而投资担保(管理)公司筹集了200万、1000万,甚至更多,给付这100万借款外,剩余的资金全部投入“资金池”。

  “这种行为带来的风险不可估量,如果公司想稳定运转,应该杜绝这种行为。”业内人士指出,“资金池”也就是“地下银行”,业内也把建立“资金池”的行为称为“融资自用”。

  “池”内的资金可以用于多种用途,“公司老总可以买车买房,可以挥霍,也可以放高利贷、买工厂,开发房地产……”

  对于最后一种用途,已经在现实情况下发生衍变,“有的老板开发房地产,为了避免资金不足,同时开办一家甚至多家投资担保公司,就为了吸收更多的资金,融资自用。”

  “资金池”,这个颇为形象的词汇,正成为很多投资担保(管理)公司的症结。它的出现有时成为必然,“借款方需要100万,有越来越多的人想投资,超过这100万了,你把人家请出去?不可能!”一位业内人士称。

  在“伊川籍”投资担保公司“出事”后,“资金池”让那些想“正规”发展的投资担保(管理)公司避之而不及。一位老总说,“我们不建‘资金池’,就把项目和闲散资金对接,想这样发展下去,但市场现在受到冲击了。”

   借款方若“造假”风险由谁来控制?

  与“资金池”相比,更多的风险和“造假”相关,同样不可控。投资担保(管理)公司可以“造假”,投资人的资金明着转入借款方的账户,其实是转入投资担保(管理)公司的账户。这两个公司,可能幕后是同一利益群体在经营。

  如果瞒着其他两方,借款方“造假”,另两方的利益可能受损;如果投资担保(管理)公司虚构“借款方”,导致案发,未来则可能指向“集资诈骗罪”。

   未来出路在哪投资方如何规避风险?

  这场“风波”还未平息,这股人群、钱流去哪里?如何能规避可能类似的风险?这些公司、热衷投资理财的百姓正在探寻出路。

  数目众多的有投资、理财需求的百姓,在这场风波中被认为是一群并不“专业”的投资方。“与那些动辄能动用几千万的专业投资人相比,只能拿出一两万、十万八万的大爷、大妈,或许不该参与这种投资,他们没有足够抵抗风险的能力。”一位业内人士称。

  按照此前的说法,沈城有数百家投资担保(管理)公司。经历这场“风波”的洗礼,这些公司因为状况不同,也去向各异。

  一位老总坦言,投资管理公司可以经营的项目很多,包括代缴水电煤气费、珠宝首饰、工艺美术品、日用品、手表、通讯器材销售、房地产开发及开发的房产销售……但他的团队,更倾向于继续做对接项目、闲散资金的“主项”,“不干这个,干啥?”这位老总表示。

  与其他项目相比,做这个“主项”利润率更高?他没有直接回答。也有同类公司的老总称,下一步该考虑转型了,“做二手房、二手车的生意吧!”

  一位投资类公司的老总说,正因为这场“风波”陷入苦恼,“如果我的企业做不下去了,30多名员工还得再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