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举行首届特奥家长论坛 竞技中收获自强自信

21.07.2015  11:07

   东北新闻网讯(记者韩雪颖) 7月20日是第九个“全国特奥日”,今年特奥日的主题是“特殊奥运,快乐融融”。当天,沈阳市残联举行了首届特奥家长论坛活动,特奥运动员及家长、教练员、志愿者汇聚一堂,畅谈特奥运动给孩子们带来的变化和收获。

   家长:孩子在比赛中收获自信和希望

  刚出生时的洋洋是一个白白胖胖的“小美男子”,5岁时发现智商异常。偶然机会家长发现洋洋水性不错,在学校的推荐下,洋洋被选入沈阳市残联游泳队。“利用寒暑假训练,孩子的游泳水平不断提高,身体协调性加强,也变得强壮。同时参加特奥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洋洋的母亲郭絮说,孩子在参与中收获了自信和快乐,我们的家庭也重拾了希望。

  宁宁的母亲谭慧莉对于孩子参加特奥会后的变化也深有感触:“我的孩子练习打网球,不仅让孩子掌握运动技巧,而且学会适应环境,更重要的是他离开父母训练,学会了独立、沟通、与人相处和团队合作意识,尤其在特奥会上获得金牌,对孩子来说是巨大的鼓舞,这是社会对他的认可,他越来越有信心。”

   教练员:特奥健儿的竞技品质让人刮目相看

  大东区培智学校体育老师、全国第六届特奥会轮滑队教练路云从事特殊教育已经23年,“一路走来,这些孩子们带给我很多宝贵的东西,如豁达、善良、乐观、助人等等最可贵的品质。通过运动和比赛,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感指数,尤其他们在特奥会上顽强拼搏、乐于奉献,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对这群特奥健儿刮目相看。”

   志愿者:“社区特奥会”选拨人才,正能量在基层扩散

  2007年至2015年,在国际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赛场上,多次出现特奥运动员李文峰、周娜、李瑞佳的身影,他们挥洒汗水,最终站上领奖台获得殊荣。他们都来自同一个地方——铁西区工人村街道泰山社区,我省首批“特奥”活动示范社区。

  “我们社区有37名智障人士,通过在社区内组织各种残疾人体育活动,不仅选拨优秀残疾人体育后备人才,而且让智力残疾人这个群体提高参与意识,融入社会,学习技能,感受快乐。同时,这些残疾运动员无论参加哪个级别的特奥会,他们的精神都带给人极大的鼓舞和动力,他们身上所散发的正能量感染着每个人。”泰山社区专干毛晓洋说。

  今年,全国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5月在四川举行。沈阳市派出29名智力残疾人运动员代表辽宁省参加了田径、游泳、轮滑、男女篮球五个项目的比赛。经过角逐,辽宁省在本次运动会共获得奖牌83枚,其中金牌12枚,沈阳籍运动员获得奖牌59枚,其中金牌10枚。

  值得一提的是,沈阳市田径运动员祝昕娜将于本月代表国家队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世界特奥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