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大学:以转型发展服务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

20.12.2016  21:04

  沈阳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吹响了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集结号”。近日,记者从沈阳大学获悉,该校自2014年确立“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区域产业振兴”的办学宗旨,实施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的转型发展以来,全面推动办学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转变,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力。目前,学校正在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深化国际化办学、推动科技创新,服务沈阳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

   构建完备的现代教育体系

  在沈阳市下发的“关于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意见”中,教育体系建设是“健全多层次社会服务设施”举措中的重要一环。高校作为拓展城市社会服务深度和广度的重要支点,必须以构建多类别、多层次的教育体系来满足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对高校社会服务提出的供给需求。基于此,沈阳大学在转型发展顶层设计的引领下,在优化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科门类齐全、专业人才集聚的优势,着力补齐教育体系“四大短板”:与大东区和沈北新区政府共建了两所附属实验学校,促进区域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将国家重点扶持的学前教育专业资源植入附属实验学校幼儿园,提升区域学前教育整体水平;依托继续教育和应用技术教育等职业教育平台,着力完善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训练体系;创办“夕阳红学院”,提供“一站式”立体化老年教育服务,推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多措并举,学校构建起了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老年教育于一体的现代教育体系,实现了办学从单一型向多层次、多类别的实质跃升,为沈阳市建设沈阳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城市积蓄了内生动力。

   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

  去年年底,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获批建设后,学校及时将国际化办学定位聚焦到“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合作对接上,学校国际学院依托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全力开展与德国2所高校的“工业工程”和“自动化”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建设,打造应用型国际化产业人才的应用实践平台,着力为沈阳市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新引擎”培养应用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据悉,学校今年有22名学生赴德留学,明年9月就将学成归来,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已将就业目标锁定在了中德产业园。

   释放优化营商环境的“沈大力量”

  学校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全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先行先试的优势,积极引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高层次科技人才,建设教育部和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和1个辽宁省重大科技平台、4个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学校幸福城市研究中心、生产力研究中心和消费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等开放式科研机构成立半年多来,先后撰写调研报告16份,近10项研究成果被市委、市政府以及市直单位决策参考或直接采纳,有效的发挥了高校外脑智库作用,为助力智慧沈阳、幸福沈阳建设,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贡献了“沈大力量”。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樊华)

  

 

  编辑: zfw09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