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小学生首尝“分级阅读”法
6—12岁各年龄段都有不同推荐书目,人机对话测评阅读效果
“厚厚的一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本以为6岁的儿子读不完。谁知他从初期慢慢地用手指着,逐字逐句读书,很快就能够自主阅读,班主任宋巍老师还指导孩子们带着兴趣阅读。”12月15日,珠江五校一年14班的家长尚女士介绍。
从2014年开始,珠江五校尝试“分级阅读”。结合各个年级孩子的不同发展特点,研发12个级别的渐进式阅读方法,并总结出3000余道读后“小思”题,开展“跨越彩色阶梯”分级阅读测评。
校长佟宁芳表示,这种人机对话的测评方式,让电脑完全代替了老师的角色,实现了测评时空的最大自由度。孩子们也可以通过测试在不断进步中增强信心。
什么样的孩子应该读什么书,不同发展阶段应该读什么书?带着这种理念,珠江五校的老师们分成“赤橙黄绿青蓝”六个编写小组,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认知特点,为每个年级量身打造两个级别的阅读书目,每个级别5到15本书,挑选具有时代性、传统性和经典性的优秀作品。
完成本阶段阅读后,孩子们还可以上网答100道选择题,赢取不同颜色的晋级卡。副校长王恩亮介绍,老师们从每本书中找出一些角色特点、精彩细节等小疑问,作成3000多道选择题题库,采用每40分钟100道题的网上或者手机答题的形式,帮助孩子在游戏中理解和记忆。只要60分以上,就可以获得从初级的粉红色,到最高级天蓝色12种不同颜色的“晋级卡”。
记者在珠江五校看到,班班都有阅读角,二、三楼的阅览室,吸引大量学生驻足看书。四楼阅读广场的电脑,还有学生利用午休答题闯关。
“这个学期我读了差不多10本书,精读了3本,最喜欢分级阅读书目中《夏洛的网》。”11岁的刘禹彤说,“以前都是没有目标地看书,现在可以按照书单去阅读,更有趣了,我测评得了78分,还可以再接再厉。”
六年11班的王永瀚爱“啃”步枪类书籍,在给大家讲解中国新研制的03式步枪时,俨然就是一位“专家”,就连老师都忍不住求教。王永瀚告诉记者,“最近我读了儿童版的《资治通鉴》,懂得一个道理,要想兴国安邦,必须从自身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