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农村经济委员会部门决算(补充)

21.10.2016  14:36

沈阳市农村经济委员会部门决算

(2015年)(补充)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2015年机关运行经费为2939.53万元,比2014年增加654.55万元,主要原因为市农委、市畜牧局、市粮食局三家合并,公用经费费用增加。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市农委2015年政府采购支出总额2653.06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2509.06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144万元。授予中小微企业2214.88万元,占总额88.27%。

三、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市农委截至2015年底共有一般公务用车129台,其他车辆2台(植保站无人机配套用车)。

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1、土地改良项目:1860万元,其中包括2015年沈阳市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补助项目1000万元、2015年沈阳市土壤保护性耕作—秸秆腐熟还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700万元、2015年沈阳市水稻基质育苗技术示范推广160万元。截至2015年末项目累计支出1856.2万元,已完成预计目标。

(1)2015年沈阳市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补助项目概况及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及项目绩效情况:项目资金1000万元,实施面积50万亩,项目采取物资补贴方式,通过给予项目区农户商品有机肥发放使用,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农村畜禽粪便转化利用,减少污染,改善环境,着力提高耕地质量,该项目是一项长期基础性公益工作。项目资金1000万元,其中960万元用于采购商品有机肥。40万元用于工作经费。资金全部拨付。2015年1月~2月:项目区农业部门制定本地区实施方案,上报市土肥站。市土肥站与项目县区农业部门签订项目合同书。市农经委召开项目工作会议,部署工作任务。市土肥站组织项目招标,确定中标企业,并与中标企业签订供货合同。2015年3月~4月:有机肥供货企业完成供肥。市土肥站开展有机肥产品质量抽检。项目县区农业部门组织将补贴物资发放到户,培训农民应用增施有机肥技术。2015年5月~6月:组织项目实施,建立千亩核心示范片,开展试验示范和效果监测,采集土壤样品。2015年7月~10月:指导项目县区做好田间试验、效果监测、农户调查等工作,项目区定期上报项目进展情况。2015年11月~12月:项目县区进行项目工作总结和技术总结,完成项目自验,申请市级验收。市农经委开展市级验收,形成验收报告。在玉米、水稻作物上增施商品有机肥技术50万亩,项目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稳步提高。

(2)2015年沈阳市土壤保护性耕作—秸秆腐熟还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概况及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及项目绩效情况:项目资金700万元,实施面积28万亩,项目采取物资补贴方式,通过给予项目区农户秸秆腐熟剂和尿素发放使用,鼓励农民还田秸秆,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秸秆转化利用,减少污染,改善环境,着力提高耕地质量,该项目是一项长期基础性公益工作。项目资金700万元,其中670万元用于采购秸秆腐熟剂和尿素。30万元用于工作经费,资金全部拨付。 2015年6月--12月:项目区农业部门制定本地区实施方案,上报市土肥站。市土肥站与项目县区农业部门签订项目合同书。市农委召开项目工作会议,部署工作任务。市土肥站组织项目招标,确定中标企业。结合我市保护性耕作,在玉米、水稻作物上推广秸秆腐熟还田技术28万亩,项目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稳步提高。

(3)2015年沈阳市水稻基质育苗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概况及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及项目绩效情况:项目资金160万元,落实示范基点共10个,分别在辽中县的养士堡镇、六间房镇、潘家堡镇和朱家房镇,新民市的胡台镇、法哈牛镇和兴隆镇以及沈北新区的石佛街道和尹家街道,示范面积(育苗面积)400亩,覆盖生产田7万多亩。示范区水稻育苗基质补助148万元,示范区技术信息反馈、技术数据统计等费用3.8万元,宣传资料、技术应用小册子编辑及印刷费3万元,技术培训费3.2万元,聘请专家实地技术指导费用2万元。2015年1-3月:市站组织技术小组成员制定水稻工厂化基质育苗实用技术标准,规范水稻工厂化基质育苗技术流程;制定市级项目实施方案,分解任务指标。组织召开项目落实动员大会,具体落实示范区,部署相关任务,结合实际开展相关技术培训。2015年4-6月:按照项目的目标任务,对重点示范区开展技术咨询、培训和指导,解决生产中实际遇到的难题;并适时组织各项目示范区召开现场会、研讨会;重点抓好新技术的实施及秧苗肥水管理,确保苗齐苗壮。 2015年7~10月:搞好水稻后期田间管理,重点做好穗期病虫害防治及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工作;统一制定测产验收方法,由市站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和专家进行测产验收工作。2015年11月~12月:各项目示范区进行相关资料的整理工作,并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工作总结和技术总结。与传统营养土育苗相比,苗期病害发病率降低15%,适龄壮苗率提高20%;亩节省育苗用工6个。秧苗移栽到生产田后,覆盖生产田7万亩,水稻平均亩产量提高7.8%,相比对照平均每亩增产54.11公斤,节约成本40元,水稻每公斤按3元计算,平均亩节支增效约202元,总体增产3780吨,节支增效可达1414万元。

2、农作物绿色防控项目:1949万元,其中包括玉米螟绿色防控防控项目1117万元、沈康高速带玉米病虫害防控项目380万元、2015年沈康现代农业示范带设施农业全域绿色防控建设项目200万元、沈康高速带水稻二化螟绿色防控200万元、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水稻生产示范区52万元。截至2015年末项目累计支出1273.95万元,已基本完成预计目标。

(1)玉米螟绿色防控防控项目概况及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及项目绩效情况:项目资金1117万元,采取“1+3”模式开展玉米螟绿色防控,即以“应用赤眼蜂防治一代玉米螟”为核心技术,以“设置杀虫灯”+“性诱剂诱控”+“应用现代植保机械喷施生物农药防治幼虫”为辅助技术。项目实施区玉米螟绿色防控处置率达到100%,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到100%,总体防治效果达到70%以上。玉米螟诱捕器、诱芯采购支出资金228.46万元,电子测报系统采购支出资金14.36万元,诱捕器安装管理费支出资金110.08万元,现代植保机械防控支出资金130万元,玉米螟监测费、培训费、印刷费等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等资金支出53.5万元。制定方案、组织培训,为玉米螟绿色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根据玉米螟生育进程监测,科学确定防治时期,利用诱捕器诱杀玉米螟成虫,组织开展赤眼蜂卡投放,放蜂水平普遍提高,提前做好植保机械准备,积极开展试验示范,加强防控管理,做到统防统治,加强督导检查,做到有序推进,指导到位、实施到位,玉米螟全程绿色防控效果显著。该项目的实施基本达到本项目预设的项目绩效考核目标。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采购诱捕器诱芯及电子测报系统结余资金28560元;杀虫灯采购任务因多次流标未完成,结余资金2996000元;杀虫灯安装管理费结余资金256800元;以上资金共计3281360元已全部上缴财政;另有2524600元放蜂补助费未通过(因省财政资金中含有放蜂补助费)。

(2)沈康高速带玉米病虫害防控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及项目绩效情况:项目资金380万元,以沈康现代农业示范带,开展玉米主要虫害绿色防控设备配备和技术示范,采取设置太阳能杀虫灯,有效遏制玉米螟、三代粘虫等虫害发生。在沈北新区沈北街道、黄家街道,法库县孟家镇、十间房镇、法库镇、大孤家子镇、依牛堡镇、冯贝堡乡,康平县郝官镇、胜利街道建设玉米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3万亩,实现亩均减少损失31公斤。杀虫灯采购支出资金345.25万元,共采购1000台,采购资金结余4.75万元;下拨杀虫灯安装管理费30万元,其中沈北7.8万元、康平10.2万元、法库12万元。该项目实施完成了项目绩效考核目标。

(3)2015年沈康现代农业示范带设施农业全域绿色防控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及项目绩效情况:项目资金200万元,在沈北新区沈北街道、前进农场,法库县孟家镇,康平县郝官镇、二牛所镇、两家子乡、东升乡、胜利街道等3个县(区)8个乡镇(街)应用粘虫板技术2000亩,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1358亩,应用防虫网技术1240亩,应用生物农药850亩,应用熊蜂授粉技术600亩。购买熊蜂22.5万元;购买蓝黄板和防虫网96.7万元;示范区调查、数据统计等费用4万元(根据示范区数量拨付各县区);示范区标识牌制作1.6万元(根据示范区数量拨付各县区);项目检查、验收1.35万元。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成立以市农经委、市财政局、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及有关县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参加的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项目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及资金监管;项目技术指导小组主要负责实施方案制定、任务落实、技术指导、宣传培训等;建立工作机制,项目实行合同管理,市、县、乡农业部门逐级签订项目合同书,明确设施农业全域绿色防控建设项目的目标、任务、内容等,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责任到人;抓示范区建设,各项目县(区)整合相关资金,积极开展示范区建设工作,设立示范区标识宣传牌,提高项目的社会认知度、关注度;法库县以辽宁民生有机食品有限公司为主要扶持对象,将项目实施与园区生产实际相结合,提升了园区的生产管理水平,带动了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项目区平均亩增产15.3%,亩均增产1020公斤,平均亩增效2652元。通过应用熊蜂授粉、防虫网、粘虫板等病虫防控技术,避免了激素授粉和化学农药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我市设施蔬菜的优质、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先进生产技术。截至2015年12月,因秸秆反应堆菌剂和生物农药采购未完成,相关技术未开展应用。

(4)沈康高速带水稻二化螟绿色防控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及项目绩效情况:项目资金200万元,在沈北新区黄家街道、石佛街道、兴隆台街道,法库县大孤家子镇、依牛堡镇、冯贝堡乡,康平县郝官镇、两家子乡建设水稻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5.15万亩,利用杀虫灯和诱捕器进行水稻害虫防治,实现了亩均减少损失101斤,并受到农民认可。采购杀虫灯支出资金737000元。采购诱捕器支出资金830440元;转项目实施区安装管理费341800元;印刷费支出8200元,采购结余82560元。该项目的实施完成了项目绩效考核目标。

(5)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水稻生产示范区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及项目绩效情况:项目资金52万元,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绿色水稻生产示范区10万亩和有机水稻生产示范区2000亩,实现亩减少损失103.2斤。采购杀虫灯支出资金110000元;采购黄板支出资金334000元;采购结余7600元。该项目的实施完成了项目绩效考核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