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开展老龄化国情市情教育(组图)

17.10.2018  08:23

  老人在锻炼身体

  沈河区山东堡社区给老人们过节

  10月17日是重阳节,今年的主题是“敬老爱老,共享发展”。敬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营造全社会孝亲敬老的良好风尚,增强全社会人口老龄化国情意识,沈阳市积极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市情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广大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沈阳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同时,沈阳开展老龄化国情市情教育。

   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高度关注老龄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更加注重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将老龄工作纳入全市振兴发展大局之中,使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沈阳市老龄工作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工作方针,积极制定《沈阳市老年人权益保障办法》、编制《沈阳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沈阳市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建立高龄老年人津贴制度,积极推动开展“敬老月”“敬老文明号”“银龄行动”“沈彩乐龄”“关爱老年人健康工程”等老龄品牌工作。

  沈阳积极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市情教育,是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良好氛围,激发全社会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动性、针对性、自觉性,确保全体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原市老龄办副主任田剑卫介绍说。

   到2020年沈阳市老年人口将达到214万

  2017年底,全国老年人口(60岁以上)2.41亿人,已占全国总人口的17.3%。辽宁省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958.7万人,占全省户籍总人口的22.65%。沈阳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78.9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24.29%;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26.3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4.71%;空巢老年人82.6万,占老年人口的46.17%;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20.4万,占老年人口的11.38%。沈阳市老年人口分别比全国高出6.99个百分点,比全省高出1.64个百分点。

  沈阳市从1989年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提前10年,2007年进入高龄化社会,同时开始呈现老年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高龄老年人、空巢老年人比重不断上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伴随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增加的态势。2014年,沈阳市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据预测,到2020年,沈阳市老年人口将达到214万,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27%。从此,沈阳市向重度老龄化社会发展。2027年,老年人口总数将突破300万,沈阳市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进入高峰期,这个阶段将持续10年,之后从峰值下行。沈阳市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提前10年,达到老龄化高峰期也将比全国预期的2035年提前8年。

   17.3%

  全国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

  占全国总人口

   22.65%

  辽宁省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

  占全省户籍总人口

   24.29%

  沈阳市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

  占全市户籍总人口

   沈阳医养结合床位明年将达2000张

  “医养结合的目标是为老年人健康服务,目前,沈阳已启动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沈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养办主任徐卫华介绍,沈阳市在医疗机构开设医养结合床位,2018年底预计达到1200张以上,2019年计划达到2000张。为老年人提供可选择的医养结合产品,提高医养结合医疗机构的床位利用率,鼓励各级公办、民办医疗机构合理利用闲置医疗资源,举办老年护理院、老年康复医院。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要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做好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先优惠服务。

  目前,沈阳市197个应开通为老年人就医服务绿色通道的医疗机构全部开通,到2018年底,85%以上的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到2020年,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将基本建立,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实现有序共享,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明显提升。所有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所有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基本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相关新闻

  沈阳开展首届代际家庭评选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风建设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精神源泉,社会的发展同样与家庭建设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为此,沈阳市委宣传部、沈阳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沈阳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沈阳市妇联主办了沈阳首届代际家庭评选活动,为社会树立标杆与示范,充分发挥“最美家庭”的示范引领作用。

  刘贺“每晚回家陪爷爷聊天的时光是最美好的!

  刘宏林住在北市场街道北市社区五七里小区。他有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上有92岁的老父亲,下有上小学的小孙女。刘宏林结婚30多年来,一直和父母共同居住,父亲年龄较大,母亲患肠癌20余年,近5年来一直卧床,刘宏林及爱人黄丽始终尽心尽力照顾老人。

  刘宏林夫妻俩都是社区自管党员,今年,沈阳市号召广大党员参与“三城联创”工作,他们也积极响应。刘宏林的儿子刘贺是搞设计工作的,在开展社区活动中,刘宏林听说社区征集标识,就请儿子刘贺免费为社区设计了一款logo,主题象征北市社区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人人参与社区建设,争当社区建设主人翁。在日常生活中,刘贺和妻子每天下班必到父母家报到,“每晚回家看爸妈,陪爷爷聊天的时光是最美好的!”刘贺说。

   刘芳多年如一日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

  刘芳住在浅草社区,她多年如一日,不辞辛苦孝敬长辈,无微不至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尽心竭力赡养年迈的父母,用真情无私的付出,在邻居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2009年秋天的一个午后,刘芳突然接到婆婆脑出血的消息。她飞奔到婆婆家,赶紧将婆婆送往医院。虽然婆婆被抢救回来,但是从此开始了卧床生活。刘芳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照顾婆婆的义务。每天早晨都会帮婆婆洗漱,给年轻时爱美的婆婆梳梳头,陪婆婆说说话。2012年底刘芳退休了,她拒绝了补差的机会,全身心地照顾起老人来。2013年6月,刘芳的父亲因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她每天坚持搀扶父亲进行下肢恢复训练。刘芳的善良和孝心,为长辈和父母的晚年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也为街坊四邻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 樊华 摄影 李浩 制图 冬瑜


(责任编辑:李京) 作者:樊华 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