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徐家父子五人的“工匠情结”

11.07.2018  09:30

   核心提示

  87岁的徐秉林老人是一名技术工人,在原沈阳市第三机床厂工作了一辈子。在他眼中,技术工人是一个令人骄傲的职业,学一门手艺是一辈子的事业。因此,他和老伴儿高金兰把4个儿子都送进技校,他们毕业后都在机床生产一线工作。如今,3个儿子成为所在领域的高级技师,其中最小的儿子在2012年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2015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7月8日,在沈阳市铁西区启工街的一栋居民楼中,记者见到了徐秉林老人和他的4个儿子。“这套房子,是当年父亲所在工厂分的,这片区域是工厂的家属区。”徐秉林最小的儿子徐宝军说。

  徐秉林的长子徐宝财说,当年,他在这间房子里结婚,如今次卧的床还是自己结婚时打的那张。从徐家的摆设中,可以瞧见当年的样子。

   4个儿子先后考上技校,毕业后都成为一线技术工人

  徐秉林一家人可以算是老铁西人。1954年,徐秉林进入当时的沈阳市第三机床厂工作。“这个厂当年是机床行业的十八罗汉之一。”徐宝财说。

  徐秉林和高金兰两家都是闯关东来到沈阳的,如今81岁的高金兰说话还留有乡音。徐秉林听力不好,高金兰说老伴儿小时候在沈阳站附近捡煤核,被日本宪兵一巴掌打在耳朵上,影响了听力,年纪大了越发严重。

  经历过苦难岁月的人,往往格外珍惜美好的新生活。

  徐秉林最初在工厂做车工,后来改做吊车工。夫妻俩都没上过学,却认准了一个道理:一定要让孩子们好好学习,学一门手艺。

  “父亲最初工资是每月38.9元,母亲是家属工,每月有10元钱工资。全家在爷爷的主持下分了家,爷爷由大伯照顾,父亲负责照顾未成年的叔叔。”徐宝财说,分家之初,父亲靠工资养活全家,直到叔叔长大后去当兵。

  “那时候很苦,分到一小瓶罐头都舍不得吃,送去给孩子的爷爷吃。”高金兰回忆说,为了让全家吃饱,她会用白面换来玉米,磨成玉米面,一斤白面能换3斤玉米。然而就是这样,每月月初买米那天的早晨,也往往要等着米买回来后才能做饭。

  即便生活困苦,徐秉林和高金兰并没有让孩子们放弃学习。

  “手艺在手,走遍天下。”在徐秉林的影响下,大儿子下乡回来,选择了考技校。

  高金兰回忆说,二儿子徐宝昌当年本来可以去当兵,已经通过了初步审核,三儿子徐宝伟同时考上高中和技校,最终,经过她和老伴儿商量,还是让孩子们都去了技校。

  就这样,徐家4个儿子,最终都选择了读技校。

  “出了校门进厂门。”4个孩子陆续从技校毕业,又都进入了父亲所在的工厂——当时的沈阳市第三机床厂,成为一线技术工人。

  “记得从技校毕业那年,我每月工资能拿到33元,而当时通过接班进入工厂的工人,每月工资是31元。”徐宝伟说。

  “那时候,我们每周五休息,休息时出门,也要穿着工作服,人们对技术工人很认可,感觉很自豪。”徐宝财说。

   父亲要求孩子们“都要奔着八级工努力

  “当时流行一句话:车钳铣,没法比。父亲对我说,你要学就学车工。”徐宝军至今记得父亲对他的要求。当时车工最高等级是八级,父亲对几个孩子说:“你们都要奔着八级工努力。”八级工的要求一直影响着几个孩子。

  那时候,徐秉林开着吊车满车间来回走,能提着整桶水画“8”字,而且能确保桶中的水不洒出来,还能开着吊车协助装配,对中心轴不差分毫。

  刚毕业入厂时,有人对徐宝财说:“你父亲吊车开得真好!”为父亲骄傲的同时,徐宝财也有了动力。

  在徐秉林看来,自己由于没文化,技术还没有“学成”,他希望儿子们在技术上能达到更高水平。

  几个孩子都记得父亲经常讲的一件事:一位老师傅手动操作锻造气锤,在弧形表面的手表上放一张纸,当锻造气锤砸向手表时,老师傅能做到不伤手表,而把纸片吸到气锤下方。

  徐宝财曾亲眼看到老师傅们在没有内径表的情况下,利用卡钳等机械性的简陋工具,测量出产品内径,误差仅在0.01毫米至0.02毫米之间。

  那时,尽管设备和科技相比于现在要落后很多,但人们对技艺的追求却让人惊叹。徐宝财说,他至今仍然感叹,老师傅们如何达到那么高的技艺。

  徐宝军说,他的师傅能做到在机床上做切削的同时,铁屑自动飞到一个放在旁边的小盒子中,工作后不用单独清扫铁屑。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徐秉林对孩子们有两个要求:第一,要好好向师傅学,尽可能把师傅教的学会;第二,要“偷着学”,别人会的自己不会要抓住各种机会学,不为钱,不为名,要干就干好。

  在父亲的督促和影响下,几个孩子也都积极上进。

  徐宝伟是电工,白天上技校,晚上读成人夜校,学习自动化方面的知识,再加上从父亲和几个兄弟那里了解到的机械方面的知识,他逐渐成为机电结合领域的一把好手,并多次成功解决设备中遇到的机电问题。

  其他三个兄弟都是机械加工工人。他们入厂时,师傅不是直接教手艺,而是要做三年学徒。初做学徒时,主要是干一些杂活,诸如做饭、沏茶、送饭、收拾卫生等。经过一年多的磨炼,才能获得实际操作的机会。如果做得不好,师傅会严厉批评。徐宝财说,他当时也没少“”着学本领,至今记得自己独立加工完成第一个产品时的高兴劲儿。此后,他边干边学,不断摸索,直到三年出徒。

  几年后,徐宝财参加了厂里的技术比赛,他做成的产品经过盲评,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记得奖品是一个电子钟,现在还在用。”从徐宝财的语气中,还能感觉到他通过技术获得认可的喜悦。

  徐宝军入厂时,他恰巧在大哥徐宝财对面的车间,此时,徐宝财已经是一名优秀的技工了,在车间获得了很多荣誉。“厂里的人平时会说,你看他哥干活什么样,弟弟干活什么样,难免有对比,我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落下太远。”徐宝军说,大哥成了自己的标杆,遇到不会的,就去请教大哥。

  徐宝昌最初是司炉工,随着工业改造,改行到齿轮车间,成为一名优秀的摇臂钻床操作工人。

  每当过年、过节或者周末,全家聚在一起的时候,总会彼此交流工作,有时甚至会因为工作上的问题抬杠。

   凭着韧劲不断追求更好,四兄弟中的三个先后成为高级技师

  “有韧劲”,这是徐家兄弟对彼此的评价。在他们看来,无论老师傅,还是自己的这一辈,只有凭借着一股韧劲,就像父亲说的,要干就要干好,不断追求更好,才能学到真本事。

  通过这股韧劲,徐家大哥徐宝财、二哥徐宝昌和四弟徐宝军先后成为高级技师,三哥徐宝伟在1994年离开了当时的工厂,凭着技术,进入外企工作至今。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厂里引进一批数控机床,并选择一批技术比较好的工人去国外学习操作技术,徐宝财入选第一期培训,较早地掌握了这项技术。

  已经能炉火纯青操作普通车床的徐宝军认识到,一个新的技术难点出现了,他沉下心来,从零开始学习操作数控机床。当时,大哥已经熟练掌握加工过程的数控知识,就教弟弟如何编程;徐宝军会了理论但是却不会操作,他就晚上去装配厂,找自己的同学帮忙指导,试验如何操作。

  就这样,在数控机床大规模普及时,徐宝军成为紧俏的技工。凭借一颗好奇心和一如既往的韧劲,徐宝军从零基础的普通车工,到自学成为数控机床高级技师、创新大师,并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省劳动模范、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如今,徐宝军负责沈阳机床集团第一机床厂车铣复合产品线的数控调试,是数控生产线上最后的技术把关者,解决技术难题成了徐宝军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

  在沈阳机床集团的13条生产线中,第一机床厂车铣复合产品线是设计生产难度最大的一条。在这条生产线上,在岗职工清一色是80后甚至90后,在徐宝军眼里,这些年轻人都是机床行业的好坯子,得细细打磨。

  2014年6月,在沈阳机床集团工会的支持下,徐宝军创新工作室成立。创新工作室全面开展了“劳模攻关竞赛”“导师带徒”“技术创新发明创造”等各类创新活动。创新工作室还开设了“创新大课堂”,开展绝活传承及技能培训,受到广大员工的欢迎。

  “工作室的成立给了技术创新更大的空间和更丰富的人才资源,创新靠单打独斗是低效率的,现在通过创新工作室,我们可以把大家集中到一起,发挥团队力量,以更快的速度、更好的方式把问题解决好,依靠团队的力量事半功倍。”徐宝军说,“希望在我的带动下,有更多的年轻人喜欢钻研技术,喜欢创新。

   补记

  匠心

  提及学技术的经历,徐家四兄弟都感慨当年学技术并没有今天这般容易。

  当时人们常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三年的学徒时光,往往在打杂和旁观的过程中度过一两年,直到第三年,才能获得真正实际操作的机会。要学到真本事,离不开对技艺的执着。

  在徐家兄弟们看来,科技在进步,人们的技能却在下降。然而,智能化的发展与对技艺进步的追求,就像人的头脑和四肢,二者并不矛盾。

  四兄弟也在担忧,现在年轻人对于赚钱快的行业更青睐,对机械加工等行业的认可度不够。虽然年轻人更聪明,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但却缺乏主动性,缺乏一颗匠心。

  工匠精神,匠心为本。四兄弟用故事讲述了自己理解的匠心。

  一名工人技师,在给一家工厂调试设备后,经检测,生产出的产品精度公差为0.02毫米,已达到工厂的要求。但这名工人却说,请再给我一点时间,看看能否做到公差为0.01毫米。两个小时后,调试完毕,产品公差为0.008毫米。

  还有一名外国工人技师,上班从来不迟到一分钟,开始工作前,总是细心地穿好工作服、工作鞋,戴好手套等各种装备,用心擦拭好自己的机床。看他工作,就像在雕琢一件艺术品。

  还有一位老师傅,在装配时,别人在考虑怎样装配完成,他却要求在装配好的同时,做到对轴承的伤害最小。

  与生活中“差不多”“凑合用”这样的评判相反,匠心是:能做到什么程度,就一定要做到什么程度。有的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有的企业甚至是几代人研究一件事情。匠心,不仅仅是拥有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还要有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被评为首批“辽宁工匠”“盛京大工匠”的徐宝军说,他亲眼看到经过自己调试的机床生产出的产品被打上国外生产的标识,这证明我们并不比别人差,同样能够生产出领先的产品。国家如今正在倡导工匠精神,他相信匠心一定会回归,工匠文化一定会厚植人心,会有更多的人走上传承工匠精神的道路。


(责任编辑:李京) 作者:关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