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打造乡村振兴样本

06.08.2020  11:21

90后锡伯族女孩儿张婉婷,五年前从澳大利亚一所大学毕业后回国。她放弃城市生活回家,把家乡的农场打造成为沈阳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这个从第一产业的种植到二产的加工再到三产的农业旅游综合体,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沈阳样本。

张婉婷的新式农场——“稻梦空间”目前包括形成2万亩绿色水,年10万吨水稻生产加工能力和年游客近30万的规模。这个项目直接创造就业200余人,带动当地农民年创收近500万元,惠及三个街道40余个村、2000多位农民。

张婉婷说:“我热爱这片土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将这里建设成一个返璞归真,自然优美的现代化农场。每个人都有一个田园梦,可以回到农村一种很舒服的环境中,一种方式去放松。

沈阳稻梦空间是沈北新区锡伯龙地创意农业产业园,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锡伯族镇,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这里以锡伯文化为传承,融合了水稻种植、大米加工到创意旅游等三个行业,从2014年开业。经过6年的努力,这里已经被打造成之名的农业生态旅游品牌。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也是保基本民生的重要内容。农民脱贫致富是其中的关键内容。

专家表示,“三农”问题的核心,集中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农民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而农业旅游不仅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尝试,同时也是农业产业化的新形态。农业旅游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农业只会向土地要粮食、要产量的单一经营思想,解决了农民就业难、收入低的问题。

东北振兴研究院研究员李洪彪说:“发展农业旅游业,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说,以稻梦空间为代表的农业旅游,是我国未来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农业旅游首先要解决土地问题。稻梦空间没有大面积采用土地流转、固定支付农民“包地费”的经营模式,而是通过与农民合作,让农民有选择性地实行统一购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等,收取一定的费用,利用自身规模优势,降低经营成本,实现互利共赢,带动了农民致富增收。

文化成为稻梦空间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稻田画”是稻梦空间的主要创意产品,也是吸引游客的主要体现。划船、射箭、漂流和摄影充分反映了稻梦空间独特的娱乐休闲功能。稻梦空间所在的兴隆台锡伯族镇盘古台村是我国锡伯族的世居地,挖掘锡伯族文化符号,与农业融合开发的产品也反映了其独特的文化作用。

从老人到孩子都能玩的开心,这里有可以摄影、划船、射箭、漂流等,非常适合家庭出游。”沈阳市民张女士说。

专家介绍,田园综合体,是新时代背景下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有利于推动农村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把旅游组织形式和娱乐活动放在一起,实现了创新发展。

张介绍,一大批大学生已经成为技术骨干。“稻梦空间”中还有中科院、农业研究所等机构的实验田。

张婉婷说:“新农村不应该是脏乱差那种,而是让城里人很向往的地方,让在这里生活的农村人真正感到很幸福,愿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