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安全的“沈阳温度”是21.5℃

27.11.2015  11:28

  医生建议病人和家属不要太教条可通过增减衣物调节

  本报讯(华商晨报掌中沈阳客户端主任记者李子平)近日沈阳最低温度为-16℃,本轮大降温以来,沈阳最低温度不断下探。

  医生表示,这样的剧烈变温天气,对于心血管病人来说是高危天气。沈阳一家医院表示目前收治心血管病人数量是夏季的一倍还多。

  而一份研究表明,沈阳14.8%心血管病死亡与“天冷”有关,1.4%心血管病死亡与“天热”有关。

  报告显示

  沈阳“最安全”温度为21.5℃

  日前一家体检机构发布消息表示,2015年11月13日,中国疾控中心等机构在国际知名医学杂志《Heart》(心脏)发布报告,15.8%心血管病死亡与“天冷”有关,1.3%心血管病死亡与“天热”有关。

  其中,与气温相关的心血管病死亡归因占比(心血管病死亡中,与气象因素相关的占比)中,上海最低,为10.1%,广州最高,为23.7%。沈阳处于中游位置,占到16.2%。这意味着,沈阳六分之一的患者发病死亡与气温有关系。

  研究者将与死亡风险最低相关的温度定义为最适温度,如果当天温度导致心血管病死亡增加,那么这天就定义为“冷”或“热”。气温相关的心血管病死亡90%由寒流导致。

  不同城市的最适温度并不相同,从哈尔滨的20.6℃、上海的24.5℃,升高到广州的29.0℃。总体上,越往南,越热的城市,最适温度也越高。

  沈阳最适的温度为21.5℃,这个气温是相对比较安全的气温。心血管死亡中,有14.8%与天冷有关,1.4%与天热有关,天冷是天热的10倍。

  气温骤降

  老人干活引发急性心梗

  “目前我院收治心血管病人数量是夏季的一倍还多。”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一病房主任马晶茹介绍,心血管病的发病率确实是跟温度有关系,一到冬天或者换季时节,骤冷骤热,发病率就会明显增高。目前住院病人中,大部分是因为气温骤降导致发病。

  马医生介绍,目前因为心血管病住进医院的病人中,相当一部分是温度下降时又干了些诸如收拾秋菜等家务活儿的老年人。

  有一名六十多岁的老年市民,此前身体一直非常健康,家人称“从来没进过医院,平时没有心血管病症状”。但是因为温度骤降时干了点活,引发急性心梗。

  因为病人病情复杂多变,医护人员先后抢救两次,心脏除颤先后做了六十次,最后幸好被抢救过来,目前仍在住院。

  医生建议

  心血管病人“怕冷”,要注意保暖

  对于最安全的“沈阳温度”是21.5℃,马医生也建议病人和家属不要太教条,目前正常供暖情况下,病人可以通过增减衣物调节,没必要非得保持最佳温度,但是如果室内温度过高,也要注意及时通风降温,防止人为扩大病人出门时的温度差。

  马晶茹医生表示,冬季的寒冷刺激使人体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血管痉挛,同时寒冷天气出汗少,排出的盐分少,也会导致血压升高。而总是处于室内环境,心脏乏氧情况也会加重病患的心脏负担,引发疾病。另外冬天由于气温变化剧烈,抵抗力薄弱的老年人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肺炎等病症,而这些疾病又极易诱发心肌梗死的发生。

  心血管病人“怕冷”,平时就要注意保暖。马医生不建议有心血管病的病人出门,即使外出也要注意保暖,同时要做到不要一下从室内到室外,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比如出家门后在楼道门内再停留一下,让身体适应温度的变化。出了门也要避免迎着大风走,否则体温迅速下降,容易发病。生活习惯方面,饮食上避免大量摄入加重病情的食物,平时有锻炼习惯的也要尽量少出门。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