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率先推出养老新模式 公立医院"搬进"养老院

14.04.2015  06:34

  4月13日,位于沈阳市大东区北大营地区的松蒲博爱护养中心显得格外忙碌,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也就是沈阳市老年医院将先期派出13名医护人员“永久性”进驻这里。同时,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暨沈阳市老年医院大东护理院的牌子挂在了这里。

  养老院+医院=护理院。医院“搬进”养老院,这种模式在沈阳还没有先例。

  据记者了解,公立医院“成建制”进驻民办养老机构,并建立“医疗养护”融合的养老、医疗、护理新模式,这在辽宁省内属于首创。失能和高龄老人最受益

  陈松蒲从事养老服务业12年。由她创建的护养中心拥有5家连锁养老机构,1000张床位。几年前,作为沈阳市政协委员,陈松蒲提出建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建议,“在养老院设立诊所乃至进驻医院,进而为失能、高龄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养老、医疗、护理服务……”

  建议得到卫生部门大力支持,于是,一个“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逐渐形成,最终,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进驻了护养中心。

  多年的经历让陈松蒲知道,时下,来养老的老年人80%以上是80多岁以上的失能、半失能高龄老人,这部分老人晚年最大的痛苦和不便就是看病就医。

  “过去,养老院没有医生护士,老人一旦生病,叫个120就得花费上百元。对于失能老人来说,负担就更重了,家属雇人全天护理,每天200元,一个月下来就是6000元,这个消费一般家庭承受不起,更何况,一些老年人晚年身体萎缩,连上担架都费劲……”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借助公立医院的医疗资源,将医疗技术和服务“搬进”养老院,不失为一个明智选择。

  沈阳市老年医院院长韩毅看得更远,“北大营地区缺少优质的专业医疗护理医院,因而老年医院大东护理院具有方便、效优的医疗优势,有发展空间,在这儿设护理院很适宜。”“不光养老机构的老人受益,周边地区的居民也能享受到大医院的优质服务。”韩毅说:“沈阳市没有相应的以专业护理为主的医疗机构,而我们老年医院依托城市综合医院的技术和服务,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专业护理院的需求。”大东区松蒲博爱护养中心恰恰是一个医疗、养老、护理融合的“试验田”。养老院老人“刷”医保卡看病

  老年人住养老院,最大的麻烦是看病,像老年人常见的膀胱冲洗、导尿、褥疮换药、更换食管……如没有专业医护人员,都有一定风险,在一般养老院无法进行。上医院不仅往返费用高,老年人也“折腾”不起。现在医院“搬进”来了,除了大手术,患一般疾病的老人不必再去医院,在这里可以用医保卡“刷卡”看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过去,大东区松蒲博爱护养中心只有一名外聘医生,负责老年人的日常健康保健,显得力不从心。

  沈阳市老年医院医护人员的入驻,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增添了“砝码”。

  记者注意到,护理院内设有药局、医务室、观察室、采血室、诊疗室、理疗室……一楼十多间房子用于医疗诊治,就像一个小医院。韩毅介绍说:“医院将为护理院配备呼叫装置、给氧装置、呼吸机、电动吸引器或吸痰装置、气垫床或具有防治压疮功能的床垫、治疗车、晨晚间护理车、病历车、药品柜、心电图机、X光机、B超、血尿分析仪、生化分析仪、消毒供应设备、常水热水净化过滤系统等,投资在百万元以上。”

  记者了解到,像心脏除颤仪、心电监护仪、气管插管设备、呼吸器……这些正规大医院的设备都将进入护理院,病房每床单元基本装备与二级综合医院相同。

  73岁的刘大娘,脑梗病人,退休前是老师,去年10月来护养中心时生活不能自理。“来了大医院的医生护士,治好我这病有盼头了。”刘大娘高兴地对记者说。

刘宁当选辽宁省省长
  辽宁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2020教育厅
刘宁主持召开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
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 教育厅
辽宁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在辽宁教育学院成立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