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神乐器“仨拉击”你见过吗

18.06.2016  20:38

 

昨日,在第三届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高明春为大家表演“仨拉击”。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查金辉摄

 

  昨日,第三届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皇寺文化广场开幕,100多位非遗传承人现场表演。众多非遗项目中,有两个刚列为省市非遗的项目:一个你没见过的沈阳神乐器“仨拉击”,它的发源地在辽宁,可现在会按照传统方式原汁原味使用的就一个人;一个是清代皇室嫔妃、格格最喜爱的满族堆绫技艺,因为是宫廷传过来的,沈阳会者也不多。

  三块一尺半长的竹板,两块上面装有彩色的绒球和铜钹,一块两侧带有锯齿,这就是看着普通玩起来让你痛苦的“仨拉击”。

  昨日当沈阳“仨拉击”代性传承人高明春站在台上表演时,掌声持续不断。“没见过啊!”“这是啥神器啊?”很多人感叹。

  这就是失传了多年的为数来宝伴奏的乐器——“仨拉击”,全国会熟练表演“仨拉击”也就10人左右。它的发源地在辽西,随后传播到全国。

  记者近距离观看,三块一尺半长、一寸宽的竹板构成,底板顶端安有一个大红绒球,代表龙头,两侧分别安有黄色的小绒球,代表龙须,中间用弹簧相连;上板代表龙身,上半部两侧各安有3个绒球,中间安有两副铜钹,还有一个两侧布满锯齿状凹槽,间隔大约一寸五左右的拉子板。

  60多岁的高明春表演时,左手持两块竹板相互击打,右手持齿板与左手所持竹板连拉带击打,表情丰富,口中如说快板书:“数九隆冬天气寒,二十八宿下临凡。白虎星罗成转人世,一杆银枪天下传……”他说的这段是《罗成算卦》。跟快板不一样,“仨拉击”竹板加上铜钹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彩色绒球上下翻飞,煞是好看。

  高明春学基本功就用了一年时间。手上起了血泡、磨成茧子,反复多次,才可以驾驭。因为用手腕的力量掌握三个竹板很不容易,更何况还要有节奏感,演奏的同时还需即兴唱词。

  经过十几年的摸索,高明春现在可以掌握20多种“仨拉击”技术,如顶板、单双点、推拉点等,由于没有先例,全凭自己摸索。他说之所以敢叫板他是沈阳“仨拉击”第一人,是因为有一些会玩“仨拉击”的艺人,在三片板之间加了折页,拿在手里不担心掉下去。“这样做是简单了,但就像转基因的东西一样,不是原汁原味的。”为了使这门技艺不失传,高明春现在开始带徒弟。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