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呈现新脉动

05.12.2018  17:28

  新华社沈阳12月5日电(记者石庆伟)近日,一座长15.25米、宽3.8米、重约6吨的异形曲面树脂材料景观桥,依托沈阳机床独创的大型龙门式3D打印装备和i5技术,被成功打印出来,即将在上海投入使用。

  “整座桥的多维度曲面桥身与桥面板一次性打印成型,难度非常大。”负责3D打印系统研发的沈阳机床(上海)智能系统研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灿告诉记者。为完成这一项目,沈阳机床集团根据用户需求,利用旗下独有的研发平台,自主研制出可持续工作800小时的“3D打印机床”,成功实现一次跨界创新。

  透过这座新奇的3D打印桥梁,可以明显感受到沈阳老工业基地的创新脉动,一系列新型技术和独家产品研发,在这里开花结果。记者采访了解到,素有“共和国装备部”之称的沈阳,近年来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重振实体经济雄风。

  “为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沈阳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不惜血本。”沈阳市科技局局长赵日刚告诉记者。沈阳市强化基础研究,重点攻关一些被发达国家封锁的关键技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已建成44个国家级、近千个省级创新平台。最近又斥巨资布局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机器人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推进东北亚先进装备智能制造中心建设步伐。去年以来,沈阳对100项重大项目研发和1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予以重点扶持,推动490项关键技术实现突破。

  创新发展带来“老树发新枝”效应。记者在沈阳北方重工集团了解到,企业虽然在为摆脱资金困难而进行重整,但创新并未止步,新研制出了国内首台最大规格的螺旋立式磨机。这个有5层楼高的大装备,可对矿物进行微米级的超细磨加工,大幅提升采矿业水平,吸引了大量新订单。

  沈阳还以科技创新来倒逼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发展内生动力。发挥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沈大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改革试验区政策优势和带动作用,实施对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等激励措施,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近年涌现新松机器人、拓荆科技、富创精密等一批创新型高科技企业,诞生了核主泵、120万吨压缩机等60余项新型大国重器,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逾千家,跃居东北首位,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


(责任编辑:冯庆洋)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