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跟“神羊”有缘的城市

10.02.2015  12:00

  羊年来了,如果应景一下,一般都要说说关于羊的事儿。不过,今天咱整把“洋”的事儿,说说羊和咱沈阳的关系。

   沈阳是座“神羊”之城

  以往提到一个地方的地名,往往先由神话君开场。

  一个城市和动物扯上关系的,有不少,不过,和羊扯上关系的,却并不多。最出名的,是广州。广州别名羊城,根据五羊的传说而得名的。咱辽宁这旮不盛产这样的神话,关于辽东的神话,一个动物是辽东鹤,一个是辽东猪,没有辽东羊。

  不过,沈阳的得名,的确有一个很美丽的,关于羊的神话。

  故事是这样的:自从燕国大将秦开在沈阳这里建城后,这里叫做候城。

  传说候城居民中有一位少年,为人善良,忠厚老实,并且十分勤劳。他每天早起晚归,整天在山上打柴,柴禾打多了,用不了,就送给有困难的人家。有一天,他正砍柴的时候,忽然听到凄厉的叫声,急忙向传来叫声的方向一看,只见有一条恶狼正在追赶一只小羊,小羊跑着跑着被草丛中的树枝给缠住了。眼看恶狼要扑来,这位心地善良的少年飞跑过去,冲着恶狼举起柴刀就劈,恶狼被砍下了一只耳朵,嚎叫着逃跑了。

  少年把小羊解救出来,对小羊说:“往后可要小心点,快回家吧!”小羊像明白他说的话,站在对面望着他不肯离去。少年再一挥手,小羊才离开。

  之后,少年照旧每天去砍柴。有一天早晨,他又听到羊叫,抬头一看,一只大羊和两只小羊正对着太阳叫。他以为羊群又遇到什么危险,赶忙跑过去,可是啥也没发现。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天夜里,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在树林里遇到的那三只羊,老羊感谢他,还说这里的人善良,一定会得到好报。他惊奇地问老羊:“你怎么会说话?”老羊没有回答,领着两只小羊向林中奔去了。少年急着大喊:“你怎么会说话?”他一下子就急醒了。

  这件事儿实在太离奇了,少年就把梦和之前发生的事儿讲给大家听。慢慢的,全城的人都知道了。说也奇怪,打那以后,这个地方连续几年风调雨顺。于是,有人说,三只羊向太阳叫是“三羊开泰”,吉祥之兆,并说这些羊是“神羊”,说咱们居住的,可是一座“神羊城”啊。大家都认为说得有道理,于是,这里便被慢慢地叫做“神羊城”了,后来之所以叫沈阳,就是“神羊”的谐音。

  这是关于沈阳来历的一个很出名的神话,如果更多的人认可这个神话,沈阳叫做“神羊”之城,可真是当仁不让。

   沈哥羊妹的故事也流传

  其实,除了三羊开泰的神羊传说,关于沈阳,还有一个传说,主人公一个是勇敢的凡人沈哥,一个是东海龙王的女儿,叫羊妹。

  相传在沈水(浑河)北岸的石嘴头山(今天柱山)下、住着一个小伙子,叫沈哥。这小伙子很勇敢。这一年,沈水突然平地起浪,洪水肆虐,原来是沈水的龙王三头蛟在兴风作浪。看到这些,沈哥发誓要找到三头蛟,为民除害。

  可是沈哥毕竟是一个凡夫俗子,想杀死三头蛟,哪那么容易!恰好东海龙王的三公主羊妹听说父母要将自己许配于表哥沈水龙王三头蛟,就背着父母跑到沈水龙宫来,想亲自观察一下表哥的人品。不料三头蛟正在大摆“童男宴”,羊妹一看,肺都气炸了,自己可不能嫁给这样的人。

  羊妹上岸来到人间,才知道这个老百姓要恨死了三头蛟。并且得知勇敢的小伙子沈哥决心杀死三头蛟,为民除害。羊妹决心帮助沈哥除掉三头蛟。她脱下龙衣给沈哥穿上,说:“穿上龙衣,你就可以飞上天了,你要到火海里去把太阳搬来,只有太阳的火才能烧死三头蛟”沈哥闯进火海,太阳烤得沈哥都冒烟了,但是沈哥还是咬紧牙关,扛起太阳就跑。回到沈水,三头蛟正在拼命地把羊妹往水里拖,沈哥连忙将太阳扔了过去。三头蛟被太阳烧成了灰,但是沈哥自己也支持不住,掉进了河里。羊妹见状。万分着急,喊了声;“沈哥——”便跳进河里想去救他。可是她忘了她的龙衣已经脱给沈哥了。

  风平浪静之后,乡亲们找遍了沈水也没有找到沈哥和羊妹的尸体,就在沈水北岸立了块碑,上刻“沈羊”二字。后来,以这块石碑为中心修建了村落、城池,这地方就叫沈羊,因为正好又在沈水之阳,后人不知道沈哥羊妹斗蚊龙的故事,就误以“沈羊”为“沈阳”了。

  这个故事里,羊妹妹的原型原来是一个小龙女。可是这小龙女为啥叫羊妹呢?我估计可能是她是善于下雨的,在神话传说《柳毅传书》里面,遇到的洞庭龙王的三公主(这也是三公主)牧羊,三公主不是告诉柳毅,这不是羊,而是管下雨的“雨工”吗?估计为沈阳这地方安宁献身的小龙女,也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雨工”吧?要不咱这地方咋能年年风调雨顺呢?因为咱名字里就有管下雨的“羊”呢。

   沈水之阳才是真历史

  传说毕竟是传说。不过,沈阳和“羊”的渊源并非没有。神羊究竟有没有,咱还真不知道,不过,根据考古得知,早在七千多年前的沈阳的新乐遗址中,就发现了羊的骨骼的化石。可见,在沈阳人的老祖先时代,羊就是人类的好伙伴了。或许,那时候的人和现在的沈阳人有一个共同的食物——烤羊腿。

  其实,沈阳的来源,一不是因为有神羊,也不是因为小龙女,而是在沈水之北,所以才被称作沈阳(古以水北为阳,水南为阴)。至于沈阳是咋慢慢从沈州变成了沈阳的,曾经有不少人说过,也就不再赘述。虽然究竟是不是因为沈水之阳才叫的沈阳,也有专家有不同的意见,不过,很多人还是赞同这个观点。那咱就把这座城当做是沈水之阳好了。正好赶上羊年,谐音为“沈羊”也不错。

   沈水是咋回事?神羊是啥瑞兽?

  咱也知道,沈阳是沈水之北,才得了这么个名。可是,叫浑河咱可以理解,为啥这条河叫沈水呢?

  咬文嚼字起来,沈水也可叫做“沉水”,一个说法是沉香的意思。晋朝的嵇含在《南方草木状·蜜香沉香》中这样说:“此八物同出於一树也……木心与节坚黑,沉水者为沉香,与水面平者为鸡骨香。”后因以“沉水”借指沉香。

  另外一个说法就是“没入水中”的意思了。三国大才子曹植的《七启》里有句:“芳饵沉水,轻缴弋飞。”不知道当年浑河是不是因为有啥东西沉入了水中,最后得到了一个沈水的名称。

  再说说神羊。其实,除了三羊开泰的传说外,关于“神羊”,也不是空穴来风。这个羊是神话里的一种独角神羊,寄托着古人关于司法公正的理想:它名叫獬豸。明代《五杂组》里说,獬豸“一云即神羊”。这个神羊传说是一种能以其独角辨别邪佞的神兽。《后汉书·舆服志下》:“獬豸神羊,能别曲直,楚王尝获之,故以为冠。”《晋书·舆服志》:“或谓獬豸神羊,能触邪佞。”《论衡》里记载: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故皋陶敬羊”。皋陶决狱明白,执法公正。遇到曲直难断的情况,便放出独角神羊,獬豸顶触的,一准是有罪之人。

  正是因为如此,古代才发明了一种执法者的官帽,称为獬冠。《淮南子·主术训》:“楚文王好服獬冠,楚国效之。”这样的官帽,汉代称其为法冠。《后汉书·舆服志下》记,法冠高桶状,取“铁柱卷”式造型,“或谓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别曲直,楚王尝获之,故以为冠”。獬豸帽在春秋时代已出现,秦代时执法御史戴着它,汉代因循下来。古时称御史冠为獬豸,进而以獬豸代指执法官。在古代,问案决狱的衙门里,墙上画着獬豸,长官戴着獬冠,异兽神羊真是出尽了风头。

  这样看来,如果沈阳真的是神羊之城,倒也不坏。这种神兽,没有辱没我大沈阳的称号。巧合的是,在羊年即将到来之际,最高法的第二巡回法庭在沈阳开始办公,神羊之城,果然名实相符!

   “羊”字可不简单

  再过几天就是春节了,眼看着就进入羊年了。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说说“羊”这个挺有意思的字。

   羊的味道:羴、鲜、美

  古人的祭祀中,牛羊豕是都有的,被称为“太牢”,稍微差一点的是只有羊豕的祭祀,被称为“少牢”。不管“太牢”还是“少牢”,“羊”必不可少。这样就构建了“羞”这个字。《说文解字》中说,“羞从羊从丑,丑亦声”。“丑”就是“手”的一个变体,所以这个字就字形而言,其实就是“手持以进羊”之意,故《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进献也”。“羊”也构建出了“養(养)”字,其义为“供养”;还构建出了“羑”字,其义为“进膳”。表示食物好吃极了的“鲜”与“美”,都是用“羊”来会意的,所以,羊肉确实是古人心目中的美味想来没什么可质疑的。

   羊的名称:

  羍、羔、羜、羒……

  此外,一些字还完整地记录了羊的一生——“羍dà”表示刚刚出生的小羊,“羔”表示吃奶的小羊,“羜zhù”表示五个月大的羊,“羒fén”表示三岁白公羊,“牂zāng”表示三岁白母羊,“羖gǔ”表示三岁黑公羊,“羭yú”表示三岁黑母羊,“羝dī”表示没被阉割的公羊,“羯jié”表示被阉割过的公羊。

   羊的状态:芈(咩)、羸、美、群

  从“羊”的字中也有一部分就是表示羊的各种状态的。《甄嬛传》的姐妹篇《芈月传》中的“芈”字,其实也是从“羊”的。

  这个字其实就是表示羊叫唤时的声音,也就是“咩”的一个异体字,所以该字读为“mǐ”也就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了。

  羊聚拢在一起的味道,有一股子“腥膻”之气,所以这个形声字“膻”,与会意字“羴”,其实是异字同义。

  瘦弱的羊被称为“羸léi”,这跟“羊大为美”的思路基本是一致的。

  众多的羊被称为“群”,则早已为大家所熟知,此处自不必赘言。

  而既然羊跟人的关系这么密切,想来用羊来表示人也是理所应当的。所以,“羌”字“从羊从人”,其实就是“西戎牧羊人”。

   羊的价值:义(義)、善(譱)、祥、盖

  最引人深思的一点是,具有“跪乳之恩”情怀的羊的“驯顺”和“温柔”,也使得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将其作为一种人格理想,深深地印刻在汉语使用者的终极价值观念之中——“善良”的“善”字是从“羊”的,其旧形为“譱”,意为“如羊对言”,也就是许慎所说的“吉言为善”——想必能够“说好话”,也必定会“存好心,行好事,做好人”吧,这也确实是“善”的本质;“仁义礼智信”的“义(義)”字也从“羊”,许慎解释为“己之威仪也”。

  为什么“义(義)”字也从“羊”呢?南唐文字训诂学家徐锴解释说,“羊者,美物也;羊,祥也”。从徐铠的解释中我们也看到,中国人最喜爱的“吉祥”的“祥”字,其实也是从“羊”的。

  “盖”下面是个器皿,上面有只羊,意为把食物奉献给鬼神和祖先,也很形象地说明了羊在原始宗教活动中,已经超越了食物的层面,而成为一种精神象征。

  这让我们充分相信,在古人的观念之中,行义(義)事,做义(義)人,恰如作为牺牲的羊,确实是可以给自己带来吉祥的。(孟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