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通用机器人多个首台套填补国内空白

17.05.2016  07:45

  5月初,沈阳通用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竞标成功,为上海一家医疗设备供应商定制一台特种机器人,10个月后交付使用。这台价格近300万元,我国自行生产的首台核医学环境机器人,填补了国内空白。

  “这种机器人是为癌症患者做放射治疗使用的,我们是国内唯一合格的供应商,以后不需要投标,商家会直接采购”。5月16日,在浑南昂立信息园,通用机器人公司创始人李洪谊对记者说,以往放疗都是静态下的集中放疗,现在通过机器手臂托着患者可在放疗中按医生的治疗计划进行运动,在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不会损伤人体正常组织。这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治疗手段,像这种极端环境下使用的机器人过去都是靠进口,而且价格要贵很多。

  “我们马上要立项研制的核废料处理机器人,也将是国内首台套”。李洪谊告诉记者,类似的首台套项目公司多达10个:自行设计研发的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差动行星减速器、与首钢合作的机器人停车塔项目等。

  通用机器人公司自行设计的差动行星减速器完全可替代进口,目前正在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减速器是关节型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决定了机器人的品质,每个关节都要装一台,市场上每年的需求量在100万台以上,而国内却没有规模化生产能力,大量依靠进口。

  看准市场后,通用机器人公司一步到位,正式立项全力建设生产基地。记者采访时,正赶上铁西基地建设施工方前来洽谈相关价格问题。

  目前,该项目已被沈阳市列为“2016-2018企业智能升级”重点资助扶持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20万台,不仅可填补机器人产业链空白,还能支撑和带动关节型机器人生产在沈阳地区的快速扩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内机器人市场很大,每年增量达40%,依托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我国机器人产业也快速发展。但真正有技术能力的公司却很少,多数都在下游领域做外围的集成应用。

  作为一家成立时间不长,仅100人的民营企业,通用机器人公司何以拥有世界级的研制开发能力,并能精准对接国内空白实现多个首台套?

  李洪谊认为,人才正在引领着通用机器人的创新发展。李洪谊是哈佛大学工程科学博士,公司团队核心成员来自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多年顶尖机器人项目开发实施经验,能组织管理大型项目的批量化生产。与此同时,公司靠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吸引来的人才先从事业部做起,做好了直接独立出去成立子公司做总经理。

  先进的经营理念较好地确定了企业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

  通用机器人“紧盯市场,没有用的东西不做”,每年20项技术专利,90%以上能转化为产品,转化率超高。记者发现,公司设有商业价值评估团队,对看好的技术,直接设立事业部,扁平化管理让问题的解决简单直接,技术向市场的转化也得以加速进行。

  努力开拓终有收获:去年,通用机器人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今年预计达到8000万元。“我们的技术世界领先,可以和国际四大机器人巨头企业正面竞争,包括德国库卡、瑞典ABB等,我们之间,产品品质相当,但我们的价格优惠,更具竞争力。”李洪谊说,公司正在调研欧盟和美国市场,明年肯定要进军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