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铁西区:在变迁中浴火重生(图)

20.08.2018  08:51

  十年前拍摄的工人村老楼外观。

  现在,工人新村已是现代化的居民住宅小区。本版图片均由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查金辉 摄

  从西二环的住处到工人村,坐公交只要三站,87岁的尹忠福只要闲下来,就会到这里来转转。

  工人村是尹忠福居住了57年的地方,生活馆内还陈列着当年的生活用品。在他眼里,一切既熟悉又陌生。

  “1954年4月我与妻子结婚,之后就住在这里。”尹忠福回忆,当时只有一张木质双人床、一个两屉桌、一个小书架、两只皮箱、一个炕柜。“没有大操大办,两人下班后,工友到家里来坐一会,用来招待的只有白水和糖。

  这个面积不大、设施陈旧的套间,承载了尹忠福一家三代人的回忆;经历了沈阳铁西区从辉煌到沉寂,从迷茫到重生的过程;见证了东北工业发展进程中工人阶级的酸甜苦辣。

   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工人村在此诞生

  沈阳铁西区位于市中心西南,因在南满铁路之西而得名,曾是日伪时期的重工基地。新中国建立后,仅1953年到1957年,铁西区就相继迎来了120家新企业的开工,当时的沈阳铁西区可以说是全国的骄傲。

  正因如此,在沈阳铁西区的西南部,诞生了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工人住宅区——工人村。

  工人村投资1200万,按照前苏联设计的“三层起脊闷顶式住宅”图纸,于1952年9月23日起在沈阳铁西区全面施工。经过两个半月的艰苦奋战,一期工程的79幢大楼于1952年12月全部完工,建筑面积达108408平方米,包括3396间家属和独身宿舍,创造了当时沈阳建筑史上的奇迹。这里不仅规模最大,更是我国最早建设的工人聚居区。

  事实上,工人村是个名副其实的花园小区,绿地面积占到70%,每个建筑群内都设有秋千、滑梯、爬虎、单杠、转椅、滑车等设施。在工人村的街志中有这样的记载:“高楼平地起,条条柏油路,路旁柳成荫,庭院花枝俏。

  工人村建成后,先后有沈阳冶炼厂、第一机床厂、电缆厂等44家国有企业在此设立家属宿舍。各大企业对住房分配都非常重视,根据企业实际制定《职工住宅分配办法》,凡是劳模或对企业做出巨大贡献的,都可以申请到工人村居住,并优先分配。

  尹忠福的父亲尹殿久曾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立过很多战功。“当时能住进全国最好的房子,都是沾了我父亲的光。”尹忠福回忆,1953年工人村刚刚建成,父亲带着全家住进了工人村50栋楼房,成了最早入住工人村的住户之一。

  “我父母、我哥还有我住在一个套间里。后来厂子又分了房子,我哥结了婚就搬出去住了。再后来我有了孩子,我们一家三代就生活在这里。”回想当年,尹忠福一脸幸福,他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家的门牌号——50栋中间楼口223号。

   家里成了老家亲戚的“观光景点

  服务设施完善、生活便捷是当时工人村的一大特点,各种配套可以用“顶配”二字来形容。房屋设备齐全,有上水、煤气、暖气和室内厕所,一期工程完工后,消费合作社、粮站、邮局、幼儿园、饭店等各项服务设施陆续建成。

  如今沈阳的大街小巷,24小时营业的超市比比皆是,但在上世纪50年代,工人村的粮站就已经开始24小时营业了,这在当时非常少见。

  隔三差五,尹忠福就会接待来自吉林老家的亲戚。“除了居住,我家还像是个旅游景区,供各地亲戚们观光。因为当时能住楼房,老家亲戚想都不敢想。

  自来水、煤气、冲水厕所以及暖气,在老家亲戚眼里都是最先进的设备。他们站在灶台前,怎么也不敢相信眼前的炉灶一点就能有火。尹忠福说,曾有一个亲戚因为使用冲水厕所闹过笑话,厕所突然冲水,把亲戚吓得裤子都没提就跑了出来。

  事实上,工人村从兴建开始就引起国内外各方面人士的关注,成为沈阳市长期接待外国人的窗口。到90年代初,这里共接待了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观游客。当年工人村建筑闻名全国,它不仅标志着沈阳市职工住宅水平的提高,更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工人阶级的关怀。那个年代,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让尹忠福感到非常幸福。

  当时,尹忠福在玻璃仪器厂技术检查科上班,主要负责产品质量把关,厂子生产的转子流量计主要应用于大型设备,获得了轻工部的金奖。上世纪60到70年代,在计划经济配给制下,尹忠福所在的玻璃仪器厂订单不断,年产值达到1000万元。

  那时候,沈阳铁西区被称为“东方鲁尔”,第一机床厂、冶炼厂、变压器厂、化工厂、拖拉机厂、鼓风机厂、东北制药厂……各个工厂都是全国各行业的龙头。仅北二路附近就聚集了包括沈阳机床厂、变压器厂,汽车齿轮厂等37家大型企业,中国的第一枚国徽、第一台拖拉机、第一辆内燃机等都在这里诞生。

   从落寞迷茫到奋斗振兴

  能在沈阳铁西区的工厂上班,曾经一度让所有人羡慕。然而,落后的计划经济体制让工厂走上了下坡路,并日渐落寞,尹忠福一家的命运也迎来转折。

  在尹福忠的记忆中,厂子在80年代开始“逐渐不行了”,行政手段的订单开始减少。“质量不好人家不要,价格太高人家不要,东西得自己找销路。

  由于工厂对市场的反应不敏感,导致连年亏损,逐渐跟不上改革的浪潮。不考虑市场环境,势必难以经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产品没了销路,厂子濒临倒闭。“减员增效”是尹忠福对那个时代印象最深的四个字,当时他年龄大了,临近退休,真正担心的是孩子们。

  沈阳铁西区和尹忠福一家一样承受着阵痛,曾经的辉煌不再,整个城区迎来了最难熬的一段日子。

  尹忠福的大女儿、二女儿在玻璃仪器厂上班,小儿子在造纸厂上班,三个孩子都下岗了。大批的下岗工人在市场上找零工,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在打工时戴着口罩,经历过大起大落,他们觉得丢人,不愿被人认出来。

  无助、焦虑的情绪开始在尹忠福家里蔓延。“刚开始想不通,但我告诉孩子们,咱们不能这样,现在到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候了。

  随后,孩子们按照尹忠福的教导开始自谋出路。大女儿曾经是厂里的装卸工,会开车,下岗后就找了一份开大车的工作,而二女儿和很多下岗职工一样,在太原街经营了一家门市,而小儿子下岗后报名参了军。

   浴火重生 重新走上振兴之路

  2000年之后,尹忠福一家开始出现转机。大女儿结婚后买了房子,面积90多平方米;二女儿很快也贷款买了房;复员回家的小儿子被分配到铁路工作。渐渐地,一家人从下岗的低谷中走了出来。

  此时,沈阳铁西区开始谋划重生的道路。2002年,沈阳低压开关厂开始拆迁,沈阳铁西区开启了“东搬西建”,拉开了重新崛起的序幕。其核心就是部分老企业搬到经济技术开发区,利用市区与郊区形成的地价差获得资金,帮助老企业安置职工、转换机制、改进技术。

  同年,沈阳铁西区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并成立沈阳铁西新区,构建出一体化管理框架,沈阳铁西区有土地出让、配套费收缴等市级经济管理权限。此举就是要推动国有企业进行搬迁改造,盘活存量资产,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

  由此,沈阳铁西区委、区政府开始大力实施“东搬西建”,重新进行规划和功能定位,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集中规划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聚集区。

  从2002年开始,沈阳铁西区一共迁走239家企业,拆迁面积达595万平方米,区财政从土地出让中获得资金140亿元。收获的土地出让金一方面用来进行老城区的基础设施改造和环境治理,另一方面用于企业搬迁和补偿之前企业拖欠的养老金和工资。再到后来,华晨宝马项目落户、中德装备园获批,沈阳铁西区正努力向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迈进。

  另外,工厂的搬迁也为沈阳铁西区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了空间,房地产和商业迅速入住,沈辽路上的金牛拖拉机厂建起了家乐福、万达广场;原沈阳机床厂的厂址上建起了红星美凯龙、宜家、星摩尔广场;北二路被打造为汽车4S店集群;兴工街、云峰街、建设大路等距离市区较近的区域则成为高档住宅区。

  2003年,沈阳铁西区开始了工人村改造工程,随着大规模改造的进行,苏式三层楼已被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层住宅楼所取代。老工人村的样子却没有消失,而是完整地保存在“工人村生活馆”之中。

  作为一名生活在这里半个多世纪的工人,沈阳铁西区的改变,尹忠福都看在眼里。“东搬西建”之后,这里的天蓝了、水清了,成了沈城的宜居区。“以前都不敢穿白衬衫,现在生活各方面条件都挺好。

  直到8年前,尹忠福不舍地搬出了工人村,而他当年使用的一些生活用品则捐给了“工人村生活馆”。尹忠福的新家位于重工街附近,为的是离工人村近一点。

  每次回到工人村,尹忠福就好像回到了当年最辉煌的日子。“看那条马路,当年外宾来都走那条路,我们也管它叫迎宾路。”在等车的时候,尹忠福指向南边,兴奋地说。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王琦


(责任编辑:李京) 作者: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