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区 国家创改“试验田” 借力发展“新引擎”

08.09.2016  08:32

  

   核心提示

  在国家战略发展的棋局中,新型城镇化建设无疑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去年,一番激烈的竞争后,全国61个中小城市夺得先机,成为国字号“先骑兵”。于洪区获胜入围,将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之殊荣稳操囊中,并以代表沈阳的唯一身份,成为这一盘大棋中的关键子。

  这个棋局对面坐着的是“中国的未来”,每一步思忖斟酌,砥砺前行,不仅直接影响着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还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沈阳乃至东北的深化改革下一程的走向。

  肩负重任,于洪人如何面对这一前所未有的挑战?运筹帷幄,探索实践,发展路径越来越明晰:产城互动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新城市规划引领机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强化公共服务,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和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等改革试验,探索破解制约城市近郊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初步形成依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为全国同类地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于洪人以智谋全局,凭勇破壁垒,借势巧转型,走出了步疾身稳的改革之路。

   把握良机借势而上

  成为国家中小城市改革试验区,并非一蹴而就,轻而易举。于洪人上下求索的轨迹在多年前便可以找到渊源:

  2011年,于洪区获批沈阳经济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初步探索形成了“产城互动”、“于洪新居”等一批统筹城乡发展模式,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并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重点改革领域也已积累了一定的改革经验。

  2015年,继于洪区获批成为沈阳经济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的四年后,于洪区再次获批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

  妙棋一子活全盘。近年来,于洪经济发展始终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于洪模式似乎寻找到了破解区域性中心城市近郊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秘钥。

  如今,一年多过去,在国家级改革试点的推动下,于洪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产城互动创新发展

  像雄鹰一样俯瞰全景,像昆虫一样细致入微。成功的规划,大局观与小细节缺一不可。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没有产业就没有项目、没有资金、没有人才,城市就没有活力。于洪区在发展中,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建立“三规合一”规划机制。积极促进新城新市镇与产业园区融合互动,实现产城一体、相互支撑、伴生发展。

  按照“一区、两城、三市镇”总体规划布局,于洪区在主城区重点发展金融保险、休闲购物等现代服务业,建设沈阳西部区域性商业中心;在永安新城和平罗湾新城重点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装备制造配套等产业,打造中国北方智能装备产业基地、装备配套产业基地和国家级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在光辉、九龙河、蒲河等“三市镇”重点发展休闲农业、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等现代都市农业,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发展框架搭建清晰后,个中元素也开始重新洗牌。于洪区建立了存量资源盘活提升机制,清退三环内城区工业企业,清理园区内落后企业和闲置厂房,鼓励企业转型,提升园区质量。同时,加速融入沈阳经济区产业发展体系,建立专业化、集群式、产业链招商新机制,促进园区横向联动、产业纵向合作。推广机床城“政府规划引导、企业建设运营、政企合作招商”的产业园区建设运营模式,探索利用社会资金、政府资源统筹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发展模式。

   顺畅资金平台建立多层体系

  建立多层次的城市金融服务体系。整合区内金融资产及股权基金资源,服务区域实体经济发展。这是于洪在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中破解融资难问题的“新招式”。通过探索建立民间资本借贷登记服务平台,创建信用示范点。组建金融服务平台,整合银行信贷、小额贷款、融资性担保、融资租赁、保险、P2P、众筹等金融资源,支持企业融入资本市场,探索构建地方服务企业融资平台。

  目前,于洪区正在以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为试点,探索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投融资模式,逐步向城市基础设施领域、一级土地开发整理和安居工程等建设领域拓展。引进产业基金、城市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探索通过发行项目收益债、项目收益票据方式筹集民生工程建设资金。

  创新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为平台,整合全区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各类非经营性资产,按照市场定价原则,通过出租、出售等方式,盘活闲置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探索实施国有公司投资、经营机关事业单位办公设施及公共建筑,使用单位以购买服务等形式支付建设、运营成本的国有资产运营模式,完善国有资产运营机制。

   土地集约利用开发高质高效

  建立城镇低效用地开发利用机制。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以于洪新城为重点,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盘活闲置工厂用地、城中村等低效用地资源,整合分散建设用地资源向产业园区和城镇建设区置换集聚,实现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同时规范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结合土地利用规划修订和区域城镇及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在确保永久性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不降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基本农田布局,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将基本农田图斑落实到基本农田地块,整合所有基本农田地块边界、面积、质量等级以及空间分布等信息,建立规范的基本农田数据库,严格监管保护。

  探索土地整理社会力量参与机制。规范完善企业投资实施一级土地整理工作制度,探索社会力量以“PPP”模式参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机制,多渠道、多元化开展土地整理,满足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用地需求。

   管理更科学服务更专业

  按照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权限下放的原则,于洪区赋予经济区招商引资、项目服务、征收征用、经济运行等经济管理职能,实行以经济区为主体、业务部门为指导的城市管理双重领导体制,建立全员招聘、绩效考核的全新选人用人机制,增强基层工作的执行力,实现管理体制的扁平化、高效化。结合经济区改革,强化街道办事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便民服务专业化水平。

  整合城市基础设施空间地理信息资源,建立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打造“智慧于洪”。按照“建管分离、管办分离”原则,整合部门工作职能,所有城建工程均由城投公司建设实施,降低建设管理成本。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向产业园区和新城新镇延伸覆盖。整合各类城市执法、安全监管、市容职能,实现统筹归口管理。

  完善社区治理服务模式,清理社区工作职能,强化服务功能,促进居民广泛参与、自管自治。推广城东湖街道和阳光100社区信息化服务管理模式,建立区街社区三级信息网络平台及全程全民代办服务平台,打造“智慧社区”。培育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提高社区全民服务能力。

  走出新路子,实现大发展,惠及老百姓的于洪综合改革目标,正在由试点变为示范。

  于洪区委宣传部策划

  撰稿徐娜杜争华摄影廉勇

 

  编辑: zfw04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