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南仨社区的“乡村振兴”实践

19.04.2018  15:03

人间四月,万物吐新,鸟语花香。  

在浑南区李相街道王士兰社区,经两委班子、村民代表大会及士兰农业股东大会商讨,利用壮大集体经济资金进行农业观光项目开发、农产品种植销售、果木种植,同时以资金和土地入股,增加入股的村民与股权量化的土地。

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十九大的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给我们村的土地流转改革指明了方向。”王士兰社区书记于宏海说。

乡村振兴是一项前人没有实现的战略,只能在不断实践中积累经验。浑南广大涉农社区加紧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致力于培养新型农民、繁荣农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建设优美环境,初步形成了乡村振兴发展的“浑南实践”。

英达社区产业振兴让村民钱包鼓起来

浑南区英达社区耕地少,土地有限,发展出现了瓶颈,“怎么让村民的钱包鼓起来”的问题,成为社区书记温德友的“心病”。

乡村振兴战略首先提到了产业振兴,给了英达社区极大的启发。该社区一方面带领群众走劳动力转移致富的渠道,利用区域优势,大力引导农民自谋职业,逐步实现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发展,现在社区内三产企业达103家,工会企业54家,注册会员达到228人;另一方面合理开发农业用地,发展蔬菜基地,社区投入资金建设50个蔬菜大棚,承包给居民种植,并聘请专家授课,引导农民科学种田,开展农业深加工项目,转变农民的传统种植观念,千方百计的增加社区居民家庭收入。

温德友说,下一步,社区将不断加强科学规划,兴办工业园区,制定切实可行的招商引资政策,邀请“能人”前来投资办厂,以发展壮大社区经济,以“走出去、引进来”的形式盘活村集体固定资产使之不断增收增益,不断为群众增加收入。

下泉水峪社区乡韵新风让村民心里越来越亮堂

咱们村民现在心里越来越亮堂,赌博、治安案件等也就绝迹了。”浑南区李相街道下泉水峪社区书记徐晓辉充满感慨地说。

振兴乡村的精神动力在于乡风。浑南区李相街道下泉水峪社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进行文化建设,形成了一股乡村文明的新风。一是加大投入,进一步修缮健身文化广场,吸引村民来扭秧歌、跳健身广场舞。二是通过举办村民喜闻乐见的文艺汇演等方式,鼓励村民逐渐摒弃低俗的农闲喜好,建设文化样式多元、文化种类丰富、文化趣味高雅的农村文化活动。三是村里组织修建图书馆、阅览室,筹备建设“农家书屋”一处。购进农业、科技、法律等方面的书籍3000余册,村民借阅图书达到3000余册,读书、看报、识字已经成为全村村民的一种良好习惯。

伴随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声,下泉水峪社区持续在开展村屯环境卫生、村容村貌改善工作。从2017年至今,移除柴草垛10个,清除路边沟310余米,清除直接影响交通安全的树木15棵,修建垃圾站2个,安装路灯10余盏。

魏家沟社区生态发展让村民尝到乡村旅游的甜头

我们社区一系列的发展变化,证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通过对全村生态式的开发建设,建设一处大美沈阳的后花园,并代表沈阳市参加‘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评选。”魏家沟社区主任安志国说。

魏家沟社区是浑南王滨地区唯一依山傍水、群山环绕、植被茂盛、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民风纯朴,没有遭受人为破坏的绿色山村。但长久以来,因为位置稍远、劳动力不足等原因,该社区发展相对缓慢。

乡村振兴战略,给了社区生态发展的底气。“我们加紧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目前参加合作社的人均收入达8000余元,老百姓尝到了乡村旅游的甜头。”今年以来,魏家沟村利用丰富的生态资源,修建约46.8公里的休闲健身步行道,利用山杏、山楂、山枣等20余种山果树扩散休闲旅游功能,同时建设生态化村屯,发展有传统特色的磨坊、豆腐坊、酒坊,传承剪纸、民歌、民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
    4月4日,市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沈阳市农业信息网
葫芦岛市四大举措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按照十九大报告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