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南区 高新产业引领老工业基地振兴

19.05.2016  10:34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铁西,烟囱林立、厂房密布,那是当时工业化最典型的标志。如今在浑南区,林立的是高科技产业园区,高密度的是机器人、IC生产线,遍布的是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这正是东北再振兴的新型工业化内涵所在,也是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具象和标志。

  产业体系建设的高度、规模和活力,是衡量高新区自身发展水平及其发展带动能力的主要标志,更是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沈阳高新区作为沈阳经济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企业达125家,占沈阳市近一半的数量,正乘势而上激流勇进,不断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

  “集中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浑南的立区之本、兴区之源、强区之路。”浑南区委书记阎秉哲说。浑南区借助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东风,不断开创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优势、新局面,既宏观把握、系统建设,又明确重点、突出特色、扬长避短,加速打造高新区强力崛起的脊梁。

  中国2025·智造谷

  老工业基地的新品牌

  在当前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后工业化时代,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相继推出,各个国家均着力拉开创新格局。应时而动,国内的天津滨海新区、武汉“光谷”、杭州“智慧E谷”等产业新区正在做大做强,全球的高新区和先进发达地区不约而同地将先进制造、高端制造列为重点发展产业,浑南区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国内外的激烈竞争。

  争渡争渡,必须全面抓住机遇,抢得领先身位。“中国2025·智造谷”建设战略是从沈阳高新区产业发展的基础、特点、竞争环境出发,寻找产业促进的着力点、爆发点而制定的高新区产业发展战略,也为沈阳高新区塑造了一个重要的品牌标志。

  “中国2025·智造谷”建设战略充分整合各方力量,全力聚焦、优先发展机器人、IC装备两大代表性、标志性、战略先导性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高科技产业体系的总布局、总规划,即:以高端制造业(机器人、IC装备、数字医疗设备、民用航空、新材料、数控机床智能核心零部件)为产业体系的核心与主干,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两翼及产业升级引擎,以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和现代建筑产业为重要发展领域及快速增长极,打造多位一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协同发展、集群化壮大、生态化成长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突出重点目标,实现两大先导集群突破性发展。机器人产业,5年内形成国内科技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创新活力最强的机器人产学研协作体系,产业产值规模过200亿元,行业的国内领先地位从根本上得到全面强化和提升,成为世界机器人产业主要的创新中心、生产中心和交流展示中心。IC装备业,5年内产值规模达到30亿元,骨干企业数量增加2倍以上,新引进10个以上国际先进水平的创业团队,填补5项以上IC制造关键工艺装备生产的国内空白。

  努力实现产业体系的核心竞争力跃升,取得支柱产业的国际话语权。5年内,沈阳高新区的高端制造业全面加速提升;10年内,率先建成中国制造业创新中心,成为沈阳装备制造之都的智造核心区、创造核心区,正式取得国家授予的“中国2025·智造谷”称号,使智造谷成为代表高新区形象的第一品牌,享誉全国,走向世界。

  跨越式发展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浑南的发展史是一部创新改革史,创新改革是浑南发展的动力源和生命线。”浑南区委书记阎秉哲说,浑南正全面实施《沈阳高新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体战略与建设方案》,以打造“中国2025·智造谷”为重心,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围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引进更多的龙头产业项目和功能配套企业聚集发展,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加快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高端引领,大力整合,平台服务,不断促进数控机床智能核心零部件产业和新材料产业的加速升级。在深入挖掘整合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高档数控机床国家工程中心、高精数控公司及其企业技术中心、中科院金属所、沈阳机床集团、蓝英自动化、东北大学、新松机器人、中科三耐、钛金科技等重点企事业单位的资源优势与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政企合作,共同打造形式多样的研发、创新、孵化、生产、服务平台和市场竞争主体,壮大产业发展优势。

  抢抓机遇,积极服务,军民融合,努力打造民用航空高科技产业基地。重点发展航空零部件制造、飞机维修、飞机总装、新型航空材料等产业,积极规划引进燃气轮机生产研发项目,培育壮大沈飞民机、沈飞国际等骨干企业,加速打造国家重点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

  发挥优势,创新突破,努力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新跨越。依托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园等重点企业以及东北大学、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重点科研单位,重点发展软件业、云计算技术、现代通信设备、数字化整机和新型元器件等产业,打造东北领先、全国一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

  优化环境,加强引导,促进生物医药、数字医疗设备、新能源汽车和现代建筑产业在竞争中健康快速发展。

  提升视野,分类布局,发挥优势,多措并举,确保现代服务业全面升级、高速成长。发展科学研究、专业技术服务、技术推广等现代科技服务业,推进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和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发展信息服务业、现代金融、商务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性服务业,为园区的各类高科技制造业的优化升级提供强大的基础性支持;发展与完善生活性服务业,使科技园区成为现代服务业成长的最佳环境。

  不断突破

  成就全省创新驱动的重要载体

  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已步入新常态,辽宁发展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动力转换是重要特征和必然要求;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时与势、艰与险,已将浑南区推到了创新发展的风口。

  在这个关键节点,国务院批复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无疑为辽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平台,浑南区更须勇立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潮头,当好沈阳市乃至全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抓手。不断加强和改进产业调控手段,聚焦重点产业,锁定产业关键项目、技术、产品、人才等重点目标,系统持续地开展招商、招标、协作、引进等工作,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持续发力,不断突破。

  系统推动创新型专业园区建设。大力推进现有专业园区建设,把不断提升专业园区建设的水平和质量,作为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化、生态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举措;探索共建国际合作园区、海外产业园,结合高端技术研发转化机构建设和智慧产业发展,建设承接国家战略性高端基础研发创新类产业园;打破单一的企业集聚型专业园区建设理念,综合打造宜产宜居、宜学宜业,各类生产、生活设施配套完善,集生产、研发、孵化、创新创业、高品位人居生活于一体的创新型产业生态园区。

  引导促进产业发展模式创新。采取积极政策,鼓励引导新松、东软等产学研结合基因深厚、规模较大、产品及营销服务体系复杂、技术创新频繁、企业文化建设基础好、品牌知名度高的企业实施内部创业战略,变单一企业规模膨胀式成长为有机裂变式、集群化倍增成长;引导龙头企业创新经营发展模式,减少龙头企业一企独大的负面挤出效应,促进产业生态优化和管理组织模式创新。

  系统制定实施高新区“互联网+”行动计划。制定实施互联网+制造业的融合发展计划与行动路线,提升网络化协同制造水平,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创新拓展互联网+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促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全区、全产业链、跨领域、跨行业的广泛综合应用,促进在线产业集群等新型产业组织生长发育。

  全方位打造浓郁的先进产业文化。在高新区营造出追求实业,崇尚创新,敢于创业、勇于竞争和企业家最光荣、创新创业者最美、最时尚的有利于产业集聚发展的浓厚文化氛围。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承接无上光荣的新使命,沈阳国家高新区中流击水,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加速推进示范区建设,积极发挥创新体系核心区功能,在高新区快速做大、做强、做优的同时,奋力开创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力、影响力、推动力同步提升的生动局面,创造高新区引领带动老工业基础振兴的成功范例。傅淞岩、林宽/文廉勇/摄

  编辑: zfw04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