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已成银行新增长点

06.11.2015  09:42

  人民网北京11月5日电 (记者 贺霞)中国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整体呈上升趋势;信用消费市场参与主体显著增加,并呈多元化趋势;信用消费人群呈年轻化、时尚化特点;移动互联网成为消费者第一选择渠道;信用消费者对安全越来越关注,在今天举行的银行业新闻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广发银行副行长王桂芝发布的“中国信用消费白皮书”,对我国信用消费市场特点做出了上述结论,广发银行同时还推出了国内首个“中国信用消费指数”。
  我国居民信用消费意愿和能力正稳步上升
  王桂芝介绍,“中国信用消费指数”综合了宏观经济、居民收入、物价、安全性等多维度指标,能够有效描述我国信用消费意愿和状况。指数显示,尽管当前整体经济环境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居民信用消费意愿和能力正在稳步上升,我国经济内生新动力正在不断增强。
  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消费支出对GDP贡献达到6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截至2015年上半年,我国主要上市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已超过4.33亿张,银行业整体信用卡授信余额达到6.4万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5.6%,在信用卡总量扩容的同时,近五年来卡均消费额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实现了持续较快增长。
  消费金融成银行的新增长点
  信用卡现在也是广发银行最赚钱的业务,王桂芝透露,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信用消费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凸显。去年信用卡消费交易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已达58%,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居民消费市场还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广发银行目前发卡量超过4000万张,信贷余额破2000亿元,活跃率达76.23%,卡均消费2.45万元,信用卡业务总收入、贷款增长率、单卡收益等指标位于行业前茅。
  随着消费者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和消费能力存在差异,为消费金融,特别是信用消费金融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消费金融市场主体不断涌入,成为金融改革的重要试验田,各家银行都纷纷将消费金融作为扩大盈利来源、平衡风险组合的新增长点。近年兴起的“互联网金融”浪潮,最初就是从网上消费这一领域发展起来。
  王桂芝表示,未来信用消费的载体形式、入口场景将更趋多样,非接触支付、线上消费更趋普遍,定制化个性化卡片、指纹支付、甚至“刷脸”消费等新方式将层出不穷。我国的消费金融正迎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