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 咱沈阳人如何过元宵节(组图)

02.03.2018  07:52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那么,在清朝的时候,沈阳(时称“盛京”)人会怎样度过这一天呢?

  对此,记者采访了沈阳市孔学会会长刘继业。刘继业说:“清朝的时候,盛京(今沈阳)作为关东地区的大都市,元宵节非常热闹,可以说是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

   大街上建祈福高台

  刘继业讲述称:

  “元宵节始于汉代。早在2000多年前,汉文帝刘恒平定‘诸吕之乱’称帝,称帝之日就是农历正月十五,所以此后每逢这天夜晚,汉文帝都要走出宫殿与民同乐。于是汉文帝就把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自此成为中华民族的重大传统节日。沈阳自明朝以来,日趋繁华。特别是在清代,成为‘两代帝王城’,后来又成为陪都,此时的沈阳已成为关东地区的大都市。每年正月十五,花灯似海,人如潮涌,欢呼雀跃,别有一番景象。

  清朝时,沈阳人甚至更期待元宵节,当时沈阳的习俗是在每年元宵节的前三天,就在城内四通八达的大街上搭建起祈福用的高台,搭建的高台上设‘三官’(天官、地官、水官)画像。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危。清代道光年间,都察院左都御史姚元之写过一首记述当时灯节活动的诗:三官台起大街中,箫鼓清歌落半空。正是早春残雪里,珠花红树报年丰。”

   门市房家家挂彩灯

  刘继业讲述称:

  “清末的时候,每年元宵节沈阳的八个城门、主要大街及‘钟鼓’楼都会悬挂彩灯,同时大街上横挂彩绳,彩绳上粘五色纸,路边门市房家家都会挂上各式各样的彩色灯笼,灯光与天上的星月交相辉映,照耀着沈阳的夜空。

  晚清沈阳诗人缪润绂在《沈阳百咏》中,有三首竹枝词记述了同治、光绪年间沈阳城闹花灯的盛况。其中一首这样写道:悬灯结彩供三官,钟鼓楼头起壮观。绝世东海开蜃市,云霞出海散春寒。”

   行业商会组织公益演出

  刘继业讲述称:

  “各行业商会都会组织商贾和民间艺人进行公益演出,民间艺人们会扭秧歌、踩高跷、耍龙灯、舞狮子、跑旱船,现场特别热闹。当时的秧歌是踩着火爆欢快的锣鼓点,边扭边唱,唱的是凤阳花鼓调等民歌小调。还有的民间艺人踩着高跷,嬉笑演唱‘十不闲’。当时的秧歌演出主要在繁华的四平街(今中街)上,现场都分不清谁是扭秧歌的,谁是看秧歌的,只听见咚咚锵锵的锣鼓响和悠扬悦耳的唢呐声,男女老少都在闹秧歌。灯火辉煌,人山人海,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正月十五闹花灯,一般情况下,要闹到正月十六夜才结束。


(责任编辑:张爽) 作者:杨博 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