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遥感工作要加强针对性

08.03.2016  11:56
    生态环境遥感作为宏观尺度的环境监测手段,重点关注的是可为肉眼感知的生物和生态环境变化。遥感技术近年来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多个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尤其在太湖蓝藻监测、秸秆焚烧污染监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为适应遥感技术发展新形势,一些省级环境监测站先后成立内设机构,专门开展相关工作。但总体来看,生态环境遥感技术发展不均衡,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存在一定差异。有的省级监测站基本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能按流程完成遥感解译工作,有的省只能承接工作任务,委托给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完成。从这几年生态遥感工作开展情况来看,由于技术力量有限且工作量大,深入推进存在一些困难。尤其是在南方山区,各种地类犬牙交错,加上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准确解译面临一定挑战。

如何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能力?笔者有以下建议:

首先,要根据地方实际明确工作目标。遥感监测功能强大,尤其是对范围广、均质性强的环境介质来说,遥感监测效率高,准确度也高。但是对于一些地方来说,人力、物力、财力有限,需要准确、科学调整遥感监测范围。实践中,只要将遥感目标进行聚焦,成果就会立即显现。如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山东长岛、广东丹霞山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包括违规建设风力发电项目或水电站、畜禽养殖、采矿等,就是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发现的线索。因此,各地环境监测部门应明确具体监测目标,然后针对性地进行资金投入和科学研发。

其次,要强化问题导向。建议未来生态环境监测要加强问题导向,提升成果的应用价值。例如,各种自然保护区是环保系统综合监管的重点,要对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严密监视。一些重大项目环境敏感,可用卫星对其建设、生产状况等进行监测。一些地方出现灰霾天气,可借助卫星遥感技术分析其分布状况、污染原因等。近年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区)转移支付启动,因资金量较大引起广泛关注,生态环境遥感结果也用于评价投入资金产生的环境改善效益。每个县(区)上报项目建设信息,再用卫星遥感进行核查,考核就可以落到实处。

实现监测业务天地一体化,卫星遥感是主要手段。要充分运用技术特长,根据任务性质,在合适的时段精准监视指定区域。要将遥感监测面宽、实时等优势发挥出来,为环境质量改善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