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日身份证号当密码最易被破译

20.07.2017  10:36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主任记者于海涛报道他们称呼银行卡账号、身份证号等相关信息为“料”;在拿到“料”之后,用一款电脑软件“碰撞”;在经过“碰撞”之后,这些银行卡的卡号就会显示出来,而其中一些密码和卡号是相匹配的;

  银行卡和身份证不在手中,他们又如何将银行卡中的钱套取出来呢?

  日前,沈阳市公安局大东分局侦破了这起盗刷银行卡的案件,抓捕6人,涉案金额100余万元,涉案银行卡数千张。

  连续两个月被盗刷

  2017年1月19日14时许,大东分局接到群众高某某报警称,其银行卡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间被人盗刷存款合计5000余元。在报警之前,高某某查询了自己银行卡的流水,每天都有100元左右的现金支出,而这些支出,都是通过交话费的方式转走的。

  高某某在报案时表示,自己的银行卡曾经关联第三方支付平台,因此他怀疑自己的手机中毒,导致钱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被转走。高某某随后找到手机的品牌客服对手机进行检测,证实手机并没有中毒。

  那么,高某某银行卡里的钱,究竟是怎么转走的呢?接警后,大东分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

  三个可疑的手机号码

  大东公安分局刑警大队专案队组在调查中发现,高某某银行卡里的钱都被充值到一些手机卡上。而充值的方式都是通过电话银行,而打电话给银行发出充值指令的三部手机都来自海南省某城市。

  在刑警的进一步调查中,他们有了更加惊人的发现。除了高某某的银行卡之外,这3个海南的手机号码经常盗转他人银行卡内的存款,为其他手机号码充值,并且还在全国多地银行实施类似犯罪行为,盗刷总金额共计约100余万元,时间跨度约为1年。通过调查,警方弄清了这伙人盗刷银行的手段。

  有人“碰撞”有人充值

  昨日,辽沈晚报记者在看守所见到了犯罪嫌疑人洪某某,他是这个团伙主要成员陈某某的表弟。他告诉记者,他在这个团伙中主要是“碰撞”表哥拿给他“料”。也就是,用“碰撞”软件破译银行卡的取款密码、登录密码和电话银行密码。

  这个团伙里除了他之外,还有两个重要的环节,一个是在电商平台上开网店的,他们经营的网店直接打出80元充100元话费。只要有买家找这些人给手机充值,卖家就会找到盗刷银行卡的人,将手机号码报给此人,此人根据手机号码归属地,选择已经被破译的银行卡,通过电话银行给手机卡充值。

  充值后,买家付给卖家80元。整个过程中,以“碰撞者”开始,然后由电商卖家联系需要充值的买家,最终收到钱之后,各自分成,被害人银行卡里的钱,就这么被刷了出来。

  两省刑警盯上同一窝嫌犯

  通过侦查,警方最终确定了6名犯罪嫌疑人,他们一直居住在海南某市的一家酒店,这些人一直保持着昼伏夜出的习惯。刑警刘越告诉辽沈晚报记者,在酒店对面的一家麻辣烫小吃店,四名刑警每天都在那儿侦查,最终发现六人中的五个聚集在该酒店525房间。

  两名刑警化装之后,住进了隔壁的526房间。在准备行动的时候,他们却发现,来自安徽警方的刑警,也在这家酒店准备行动。

  为了不造成相互影响,大东刑警主动与安徽刑警进行了沟通。最终,双方都完成了抓捕任务。

  大东刑警抓捕的犯罪嫌疑人中,有一名是安徽刑警要抓捕的人员,而安徽抓捕的人员中,也有一名是大东刑警的目标。在抓捕行动结束后,双方交换了两名犯罪嫌疑人。

  警方提示

  不要用这些数字当密码

  大东公安分局民警提示,不要用生日作为银行卡密码和支付密码以及登录密码,不要用身份证最后六位数作为银行卡密码。在发现银行卡金额出现异常时,要立即修改密码,打出流水,然后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