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连元送诗:坚强挺住越过艰难

23.12.2014  16:07

昨日,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门前,刘小情的父母在看记者拍下的小情照片。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姜旭摄

  新闻到底:《重症男孩:妈妈,留给你最好的我

  新闻闪回:丹东东港的17岁男孩刘小情患上感冒,引发心脏衰竭。12月14日,刘小情被家人紧急送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进重症监护室,十天内不能进行心脏移植的话则无法维持生命。他在字条上写下“我”、“很好”表达自己强烈的求生欲望……

  【北国网、辽沈晚报讯】记者吕洋闫尚王鹏报道昨日,本报关于小情母子情深,顽强等待生命奇迹的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本报新闻客户端“聊沈”上该报道转发量超过万次,其中最高单篇转发量达8900次以上。

  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昨日通过本报赠予小情一首诗,希望鼓励小情创造生命奇迹。正在北京公出的“当代雷锋”郭明义,也时刻关注着小情病情的发展。

   每天愿望是瞅儿子一眼

  昨日下午,姜丽依旧呆坐在家属等候区,刘小情的姑姑、姨夫从老家赶来,陪他们一起等待奇迹的发生。

  姜丽见等候区的人比较多,独自到重症监护室门前转悠,“早上有3个病人做手术,开了三次门。他有两次都是闭着眼睛,有一次是护士给他换药,他好像是睁开眼看了看。”姜丽的脸上难得露出些笑容。

  姜丽妹妹也有些兴奋:“我看见他睁眼了,但是他应该没看见我们。我们离他怎么也得有10米远,看他一眼我们都高兴。”

  刘广文看着妻子欣慰的样子,叹了叹气:“还是找不到供体,但是孩子生命体征稳定,能多维持一段时间就能多一份希望。他妈能有一个盼头,也能坚持下去。”

  昨日下午2时许,重症监护室的护士推着推车来到家属等候区:“有没有给病人送水果的?”等候区的家属纷纷拿出准备好的水果。姜丽眼里流露出失望的表情:“我儿还能吃到水果吗?”

  一旁的一位老人说:“我孙子就是刚刚做手术那个小男孩,我也是看了你们的报道才知道,我非常能理解他们的心情,我也一直关心这孩子,希望他能找到供体。”

   田连元写诗鼓励男孩

  昨日,在北京休养的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以一首抒情诗的方式给予小情鼓励。这位7旬老人就在今年5月28日晚遭遇车祸,这次车祸不但造成田连元脑震荡、颈椎爆裂性骨折,还让田连元遭遇丧子之痛。他坚强面对人生,终于走过人生中最灰暗的几个月。

  田老表示,他的声音无法带到病房里,但可以通过文字鼓励小情。随后,田老有感而发写了首诗鼓励刘小情能渡过难关,出现奇迹。原文如下:“人生犹如一只帆船,要接受风和浪的挑战。只要你坚强挺住,自会越过艰难。心中有永远的希望,意志要经得住不断磨炼,待到浪静风平,自然到达理想的彼岸。”

   郭明义关注:挽救孩子

  昨日,记者联系到郭明义爱心团队,据团队内一位在郭明义身边工作的邓姓工作人员介绍,之前郭明义在微博上关注到小情的病情,立即进行转发。“当时郭明义也表示,最要紧的就是寻找到合适的心脏供体,争分夺秒挽救孩子。”

  该工作人员介绍,之后郭明义因公去往北京,临走之前多次嘱托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志愿者们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病情。“早一天手术,就更多一份希望。”该工作人员表示,辽宁人体器官捐献联盟的杨东文也是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志愿者之一,“团队”在12月21日晚上与杨东文通过电话了解了孩子病情的最新动态,也在积极想办法获得更多的消息源。

   相关新闻

   北京心衰男孩千里“换心”成功

  “应该说,只要找到合适的供体,手术成功率非常高。 ”昨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内心外科专家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对于心脏移植手术的技术相当成熟,“尤其近几年,国内的手术成功案例很多,最长有延续18年的。 ”

  2014年5月2日,一场运送供体的生命接力,成功为北京一个12岁的男孩提供了匹配的心脏供体。据当时报道,12岁北京男孩小包与此刻躺在重症监护室的小情是同样O型血的孩子。

  小包患有扩张心肌病两年,去过北京、上海、广西、武汉、香港等很多地方求医。 2014年4月28日,小包出现严重心衰住进医院。 4月30日病情加重,只能以辅助系统维系生命,与小情现在的病情极为相似。

  5月1日,一位广西的21岁脑肿瘤晚期男孩进入脑死亡状态,家属决定将患者年轻的心脏捐献出来,希望他的生命得以延续,并与当地红十字会取得联系,签订协议。当日下午4时许,捐献心脏的男孩走完了人生中最后一程后,当晚11时12分,这颗年轻有力的心脏移植到小包的体内。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